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印度能否成为世界第三个超级大国?2025年印度将面临巨大挑战

印度能否成为世界第三个超级大国?2025年印度将面临巨大挑战

风险预警
2025-01-15

[independent]印度能否成为世界第三个超级大国?2025年印度将面临巨大挑战。 

 

 

印度要想实现与美国和中国并驾齐驱的梦想,就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确保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这绝非易事。

 

 

2024年 9 月,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1997-2007年任英国首相-译注)在接受《独立报》独家专访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张--印度将在 2050 年崛起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到本世纪中叶,你们将拥有三个超级大国--美国、中国和印度。所有其他国家相比之下都将是小国,”这位前总理说。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也提出了类似的愿望,称印度将在 2047 年达到 “发达国家 ”的地位。他还誓言要在第三个任期结束时使印度成为 “第三大经济超级大国”,不过他是在选举结果令人失望、导致他在 2024 年 6 月失去绝对多数席位的情况下,做出这一承诺的。

 

对印度未来实力的大多数预测都基于两个简单的事实--印度现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3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五,增长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大国。

 

除了单纯的经济,印度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它受到美国的青睐,成为亚太地区制衡中国的力量,同时又能与俄罗斯保持紧密联系,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可以为其他全球南方国家树立榜样。但是,外交独立是否就等同于超级大国地位--或者说,是向海外投射力量的能力决定了美国和中国的主导地位?

 

印度在 2023 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同意莫迪的预测,认为印度将在 2027 年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然而,作为对莫迪雄心勃勃的计划的一次考验,印度经济正在经历过去两年来最缓慢的增长,从而影响了整个财政年度的经济前景。7-9月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5.4%,远低于印度储备银行预测的7%。经济学家称,有迹象表明印度经济的扩张势头正在减弱。

 

这些高 GDP 增长数字似乎也与就业率、私人消费和出口表现等其他经济指标不符。消费支出约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但由于食品通胀和实际工资增长疲软,导致城市消费放缓,消费支出受到严重影响。

 

印度的商品出口通常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目前也在走下坡路。在截至 2024 年 8 月的 12 个月里,印度的货物贸易总额为 1.1 万亿美元,与两年前持平。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否能真正带来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的人均收入约为2400美元(1885英镑),自2007年以来一直被归类为中低收入国家,因此只要印度仍被归类为中低收入国家,就很难宣称自己是超级大国。世界银行估计,印度的平均水平还需要 75 年才能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

 

世界不平等实验室在其《2024 年报告》中发现,当前印度亿万富翁的黄金时代导致收入不平等急剧上升,使印度跻身全球最不平等国家之列,超过了美国、巴西和南非。

 

包括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内的经济学家指出,印度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于从某些指标来看,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收入分配要比现在更加公平。

 

皮凯蒂 12 月曾在德里参加一个会议,他说印度 “应积极向富人征税”,以便更好地分配财富。但没有迹象表明消除经济不平等是莫迪的政策目标,他一直被指责与该国的亿万富翁保持密切关系,并在利润丰厚的基础设施项目上偏袒最大的商业巨头,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否认了这一指控。

 

前外交官希亚姆-萨兰(Shyam Saran)在最近的查塔姆大厦讨论会上认为,基于印度的人口、经济规模和庞大的科技人才库,印度无疑拥有巨大的潜力。

 

“就印度对全球格局的宏观影响而言,它肯定在不断扩大,但就国内的发展指标而言,我认为这些指标的变化非常缓慢。因此,一方面,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印度如今是第五大经济体。但它在人类发展指数方面的排名却非常糟糕,在 191 个国家中排名第 122 位,而且进展非常缓慢”。他说,在研究印度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可能性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矛盾。

 

中国经济曾经是增长的动力源,但在三年的严格封锁之后,它一直在努力恢复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势头。上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 4.7%,略低于政府设定的 5% 的目标,这反映出中国在维持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方面,面临更广泛的挑战。

 

投资银行Natixis驻中国香港的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告诉《独立报》,印度经济需要每年增长6%左右,才能在2050年成为与中国一样大的经济体,而从2035年起,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

 

“到 2050 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将与中国相当。但这可行吗?”她问道,并强调印度第三季度的增长率下降 “略微令人担忧”。她补充说:“对印度来说,2024 年增长 7% 的预测似乎已经很不可能。”

 

加西亚-埃雷罗说,现在已经很清楚,在未来许多年里,印度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中国。

 

“然而,成为超级大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技术和基础设施是主要领域,但它的范围比这更广--它涉及建设一个成熟的社会,拥有运作良好的机构,不会受到执政党的过度影响。”

 

受教育青年的就业危机日益加深,这或许是印度增长故事不连贯的最明显指标,这也被视为上届大选中许多选民远离印度人民党的原因之一。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数据,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所有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 2000 年的 54.2% 上升到 2022 年的 65.7%。这表明,印度这个平均年龄仅为 29 岁的国家未能充分利用人们常说的人口红利。

 

根据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让-德雷兹(Jean Dreze)计算的数字,自2014年以来,印度的实际工资并没有显著增长。

 

在印度看来,中国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这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在莫迪的领导下,北京已成为印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对其最大贸易伙伴的安全担忧超过了经济考虑。

 

自 2020 年以来,两国军队在共同的喜马拉雅边境地区进行了残酷的徒手搏斗和高空小规模冲突,导致双方人员伤亡。此后,这两个核大国在大炮、坦克和战斗机的支援下,沿两国事实上的边界调动了数万军队。

 

经过近三年的僵持后,北京和新德里于 10 月份取得了重大突破,双方宣布已达成协议,从喜马拉雅山边界的摩擦点脱离接触,这表明两国关系已经解冻。两天后,两国元首在五年来首次双边会晤后握手微笑。然而,最新报道显示,双方仍未从该地区撤军。

 

印度拒绝在长达数年的对峙中退让,这反映了印度信心的普遍增强,同时也表明新德里更有胆量对付其视为敌人的个人--即使这些人驻扎在国外。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在被问及印度此前一直否认参与的巴基斯坦法外处决事件时,最终宣布: “我们将前往巴基斯坦,杀死”那些威胁印度和平的人。

 

印度政府还被指控,在美国和加拿大策划定点清除那些参与国外锡克分离主义运动的人。虽然印度政府否认了这些指控,但它发誓要在国际上击败亲哈利斯坦运动,因为它在国内有效地镇压了这一运动。

 

威尔逊中心南亚研究所所长迈克尔-库格尔曼(Michael Kugelman)说:“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在全球舞台上变得更加自信、更有存在感,因为新德里以自信和果断的姿态领导着自己,我认为这确实非常突出,并为印度的利益带来了许多有利的结果。” “这意味着与美国的关系得到了加强,与许多地区和国家的伙伴关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2023 年,印度成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主席国,并主办了该国多年来最大的外交活动。莫迪将印度描述为 “Vishwaguru”(全球教师),而印度政府则被指责为把仅仅是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职位当饭吃。

 

“由于印度相对成功地领导了 G20 会议,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星光更加璀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印政策研究主任里克-罗索(Rick Rossow)说:“尽管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具有分歧性,但印度有能力让各国领导人就一项包括提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声明达成一致,这是一项值得注意的成就。”

 

“然而,这些成就可能不会转化为印度增加投资或发展援助等实实在在的利益。莫迪任期内对全球领导力的关注虽然值得注意,但在一些人看来却是华而不实的。”

 

“因此,说到底,在G20中的领导地位让人感觉印度正在扮演大国的角色,但当你想想其他国家究竟想从一个大国那里得到什么时,印度仍然没有太多能力去实现,无论是援助、对外投资、贸易,诸如此类。”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