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日本应注意的相关法律事务(一)

近年来,日本股市的区间震荡和日元汇率的波动,成为了外界关注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其背后折射出日本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泡沫幻灭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GDP占全球比重从8.3%滑落至2023年的约4%[1],虽仍居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但经济增长乏力。进入2025年,日本政府正竭力寻找经济刺激点,以期提振居民收入,抵御通胀之潮。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特朗普政府时期可能加征的关税和日本债务可持续性问题,都给经济带来压力。尽管如此,日本金融市场对外资展现出强大吸引力,JPX数据显示,日本市场超七成的交易量源自海外[2]。
一、日本外商投资现状概览
在外国投资者的法律地位方面,日本正逐步加强法律监管。截至2023年底,日本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达246800、508百万美元,流量为21433.3648百万美元。然而,BIT Mining公司贿赂案[3]同时也暴露出了外国投资者在日本市场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日本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智能手机特定软件竞争促进法》,以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日本商业活动应注意的各项法律事务
(一)在日设立公司
在日本,设立法人通常采用株式会社或合同会社两种形式,株式会社与中国的股份有限公司相似,而合同会社则与美国的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相类比。无论是哪一类法人,股东均以其持有的股份(对应株式会社的“株式”)或股权(对应合同会社中的“持分”)相对应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分公司在日本被称为“支社”或“支店”。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也不需要资本金的注入,在分公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均归属于境外总公司。分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三种形式在注册资本、债权债务归属、有限责任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转让、损益分配以及社会信用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比较如下表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