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设备短缺问题——印度或需重新考量对中国进口限制

解决设备短缺问题——印度或需重新考量对中国进口限制。

发展研究中心(CDS)主任兼印度储备银行讲座教授西・维拉马尼(C Veeramani)表示,针对中国限制关键矿产、资本设备和工程师输出的危机,解决方案是印度应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限制。
“中国目前是(相关领域的)领导者,而且这种领先地位将持续下去。因此,我们不能制定一套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健全战略…… 这是行不通的。所以,如果要实施这类战略,中国必须参与其中。” 他说道。
他认为,若中国企业有意在印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将符合印度的利益。
“如果我们允许外国直接投资(FDI)进入,让中国企业来印度并发挥重要作用,这将是一种双赢。中国企业会从中受益,也就没有动力停止供应原材料,因为一旦停止,它们自身也会遭受损失 —— 毕竟它们自己的公司在印度开展生产活动…… 它们也希望从全球价值链(GVC)中获利。” 维拉马尼说。
印度允许电子制造业通过自动审批途径获得 100% 的外国直接投资,但对于中国及其他邻国的投资者,则需遵循 2020 年政策变更后的《第 3 号新闻公告》(Press Note 3),该政策收紧了对投资者的规范要求。
他指出,并非只有苹果公司因原材料和零部件限制而在印度生产受阻,整个电子制造业都存在这一问题。
“美国企业或日本企业如今在印度运营,但它们也依赖中国提供关键原材料…… 因此,无论企业来自哪里 —— 无论是中国公司还是其他国家的公司 ——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维拉马尼补充道。
关于印度总理提出的 “为世界制造” 计划,他表示,若印度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制造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降低对国内零部件制造商征收的关税。
在分享一份关于印度移动设备制造业的报告时,他提到,印度的手机出口在短短七年内激增了 11950%—— 从 2017-2018 年度的仅 2 亿美元增至 2024-2025 年度的 241 亿美元,这标志着该国制造业格局发生了巨大转变。
附加值提升
报告称,印度手机生产的国内附加值(DVA)显著上升,这既包括直接附加值,也包括通过支持性产业产生的间接附加值。这表明印度的制造业生态系统正走向成熟,国内参与度不断提高。2022-2023 年度,总国内附加值(直接 + 间接)占比已提升至 23%,价值超过 100 亿美元。
该数据是利用印度商务部进出口数据库中的年度工业调查(ASI)工厂层面数据以及行业估算得出的。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