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外贸合同签订前你需要做好这些审查工作

在决定和外国客户合作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审查工作呢?
我们需要做哪方面的审查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外贸合作风险呢?
国际贸易中,国内企业在要和国外客户合作之前,为了让后续合作流程可以顺畅、安全、合法地进行,一定要都交易对象和交易国的政策环境进行审查。有不少涉及纠纷的企业很大程度都是没有做好合作前期的审查,这对国际贸易的出口方尤为重要。来看一下都要审查哪些方面吧~
一、交易对象审查
1、交易对象的真实性审查
现如今国际贸易市场相对自由,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有许多企业会采取并不合法的手段进行诈骗,以表面的假象诱导国内企业进行签约。所以需要国内的外贸企业判断交易企业是否是真实存在、是否是合法企业。
对此,国内企业可采取搜索合作企业的官网、谷歌、行政主管部门官网、行业协会、海关数据等,进行多渠道的背景调查,确认该合作企业是否是真实且合法存在的企业。如果涉及金额交大,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交易对象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
2、合同签订主体权限审查
在预备签署合作合同之前,要注意审核或确认负责签订合同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已取得相应的合法授权以及授权的范围、事项、期限等,以防止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合同的情形存在。
除此之外,己方的主体是否适格(例如不是独立法人、法人名称不对、法人印章和名称不一致等)也要进行自查,避免签订合同无效的问题。
3、交易对象资质或许可审查
外贸行业五花八门,随着经营货物的不同,外贸或进出口合同需要的行业代理权资质或经营许可也是不同的。
若签约一方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或经营许可,那么订立的合同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被确认无效的风险。所以需要对交易对象的资质或许可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4、交易对象的资信能力审查
即使我们确认了交易对象确实是真实合法的企业,也不能完全规避其是否能正常履约,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交易对象的资信能力来判断。并不是这个公司规模大、信誉良好、业绩出色就代表其资信能力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这样的企业同样也会有因为资金周转的问题而影响其具体项目操作的可能性,那么就会对合作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轻则延误履行期限,重则违约不能履行。
因此需要对交易对象的财务状况、涉诉情况、债权债务等进行调查。同时,交易对象的过往业绩和人员素质也是能否保障合约是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业绩和人员的资料审查也应该列入合同关键审查项目。
二、交易国政策环境审查
进出口贸易的当事人存在明显的国家/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政治差异、法律制度差异、法律体系差异,而这些复杂的背景也是订立外贸合同必须考虑在内的因素。有必要对交易对象的背景进行了解,例如该国家的经济体系,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是否存在信用不良问题等基本国情,并结合交易国特定的背景设置相应的合同条款。
三、如何做好审查工作?
提前做好对合作企业情况及合作国家政策环境的审查,可以让我们将外贸交易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审查合作客户情况,或者苦于对国际经贸政策不了解而无法自主审查,不妨联系催全球。
催全球涉外法律服务,业务覆盖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全球信用管理渠道优势,可以帮助您审查合作方信用情况和交易国政策环境,帮助您拟定和审查多种语言的涉外合同,出具不同国家的法律文书(催款函、律师函等),既可以通过非诉解决涉外纠纷(含上门尽调协商、催收评估报告),也可以通过司法诉讼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