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庞氏骗局经济和千亿美元资金外流危机内幕

ArabianBusiness网站2024年8月21日文章:黎巴嫩庞氏骗局经济和千亿美元资金外流危机内幕(原文标题:Inside Lebanon’s Ponzi scheme economy and the $100bn outflow crisis;作者:Tala Michel Issa)。
错综复杂的金融行为、摇摇欲坠的银行和可疑的中央银行做法,使黎巴嫩的经济陷入了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危机。
黎巴嫩曾被誉为 “中东瑞士”,如今却成了经济管理不善和系统性失败的警示反面教材。这场危机的核心是高达 1,000 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它使这个黎凡特国家的经济陷入瘫痪,被世界银行称为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译注:黎凡特国家:the Levantine nation; 黎凡特源于拉丁语Levare(升起),指日出之地,是一个不精确的历史上的地理名称,相当于现代所说的东地中海地区,它指的是中东托鲁斯山脉以南、地中海东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达米亚以西的一大片地区。今天位于该地区的国家或地区为: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
黎巴嫩经济崩溃的根源很深,交织着数十年的财政管理不善、岌岌可危的银行业,以及被许多专家称为庞氏骗局的中央银行。这场完美风暴不仅摧毁了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使 80%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奥迪银行(Bank Audi)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主管马尔万-巴拉卡特(Marwan Barakat)博士告诉《阿拉伯商报》:"仔细观察 2003-2019 年期间的情况可以发现,从黎巴嫩流出的资金比流入黎巴嫩的资金多出 1000 亿美元,这对由银行和中央银行组成的金融体系的净外国资产造成了压力,并消耗了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
[译注:奥迪银行(Bank Audi)是黎巴嫩最大的银行客户存款和总资产银行,位于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
这种在短短 16 年间发生的大规模资金外流,使人们对黎巴嫩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各方在引发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严重质疑。
哪里出了问题
黎巴嫩的经济困境并非一蹴而就。长期以来,该国一直入不敷出,通过复杂的金融操纵网络维持着稳定的假象。中央银行--黎巴嫩银行(BDL)在这一计划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向商业银行提供高利率以吸引存款,然后将这些存款用于为政府不断膨胀的赤字提供资金并维持高估的汇率。
"央行实施庞氏骗局的意义在于,[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高利率以吸引新的存款,而这些新存款实际上被用于偿还资金外流,即流出黎巴嫩,对吗?"黎巴嫩市场研究所(LIMS)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马尔迪尼博士(Dr. Patrick Mardini)说:"因此,这些钱的投资收益与中央银行支付的利息相差甚远。"
只要新的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入黎巴嫩,这个系统就能发挥作用。然而,随着地区动荡加剧和汇款放缓,这个纸牌搭成的房子开始倒塌。
巴拉卡特阐述了问题的严重性。“2003-2019年期间,流出超过流入的资金,是由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国外流动性提供的。2003年,BDL的外汇储备总额比外汇负债多出40亿美元,但到2019年底,其外汇储备净额急剧下降,形成了-470亿美元的缺口,到今天已接近-730亿美元"。
黎巴嫩的经济挑战
虽然中央银行的政策是这场危机的核心,但商业银行和政府也负有重要责任。黎巴嫩银行受到高利率和政府债务安全感的诱惑,将客户的大量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
马尔迪尼说:"黎巴嫩银行将客户的大量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导致了经济崩溃。当音乐停止时,这种风险集中在公共部门的情况使银行面临危险。"
政府在危机中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多年的财政管理不善,公共部门开支膨胀,腐败猖獗,造成了对融资的贪得无厌。
巴拉卡特说:"政治阶层极大地扩张了效率低下、臃肿不堪的公共部门......历届政府大肆挥霍,没有任何制约和控制,同时忽视了财政调整。"
2020 年,黎巴嫩面临重大挑战。由于经济衰退、低增长率以及公共债务增加 4.3%,公共债务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了创纪录的 237.8%。截至 2023 年初,该国的公共债务总额为 1,024.7 亿美元,年增长率为 3.2%,主要由外币债务(尤其是美元债务)驱动,达到 415.7 亿美元。
公共部门的外债从 2018 年的 504.86 亿黎巴嫩镑,增加到 2022 年的 623.15 亿黎巴嫩镑。这一增长表明黎巴嫩依赖于以外币计价的外部借贷。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