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地缘政治竞争:美中贸易战及其外交影响

地缘政治竞争:美中贸易战及其外交影响

风险预警
2024-12-12

Modern Diplomacy网站2024年12月2日文章:地缘政治竞争:美中贸易战及其外交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演变成一场决定性的地缘政治冲突。(BY Othon A. Leon)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演变成一场决定性的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战最初以关税升级为特征,现在已扩展到更广泛的技术、经济和军事层面。这场竞争日益考验着全球外交的应变能力,因为各国不得不在两国制造的冲突环境中游刃有余。中美贸易战的加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世界秩序的深刻、结构性转变,它考验着多边外交在处理相互依存的敌对大国之间关系时的有效性。

 

起源与升级

 

中美贸易战始于 2018 年,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对等关税措施,旨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并反击所谓的中国知识产权盗窃。到 2025 年,贸易战很可能会愈演愈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将高达 60%,对全球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平均征收 12%的关税。中国可能会让人民币贬值,以支持其制造商,从而降低中国商品在全球的成本。到 2025 年,以前保持中立的国家可能会被迫设置自己的贸易壁垒。这场冲突还从贸易转向了更广泛的战略竞争,尤其是在技术领域。两国都实施了限制措施以确保自己的主导地位,美国限制先进半导体的出口,而中国则加快了国内创新的步伐。这凸显了两国从经济竞争向技术和战略优势竞争的转变。

 

中美竞争的全球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后果波及全球,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有影响。一些国家抓住了经济增长的机遇,而另一些国家则在努力维护主权和确保经济韧性。

 

发达国家的分歧

 

在欧洲,竞争加剧了欧盟(EU)成员国之间的内部分歧,使可能采取的集体应对措施复杂化。德国严重依赖中国作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在汽车行业,因此一直抵制对中国电动汽车(EV)征收高额关税的呼吁。德国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gen)和宝马汽车公司(BMW)等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依赖于中国市场,它们一直在游说中国政府不要采取可能引发报复行动的政策。其他国家也对中国汽车设置了壁垒:美国提议禁止在汽车中使用中国软件,加拿大已经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了 100% 的关税。

 

相比之下,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支持保护主义措施,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免受中国低成本电动汽车的冲击。法国主张经济主权,主张制定更严格的法规,以防止中国在能源和交通等战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分歧削弱了欧盟统一立场的能力,限制了其作为调解人的效力。与此同时,英国在脱欧后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寻求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同时与中国保持谨慎的接触。这种平衡行为,凸显了发达国家在日益两极化的全球格局中,保持自主权的难度。

 

新兴市场的反响

 

在东南亚,竞争为一些国家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战略困境。越南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受益者,尤其是在电子和纺织领域。然而,这种转移增加了越南对美国和中国市场的依赖,使其面临潜在的经济冲击。印度尼西亚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针对中国的倾销行为,印尼贸易部威胁要对陶瓷和纺织品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 200% 的关税。这些措施保护了当地产业,但却有可能拉紧与中国政府的经济关系,而中国政府是菲律宾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来源。同样,菲律宾也面临着不稳定的双重依赖,既依赖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又在安全问题上与美国保持战略一致,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

 

在拉丁美洲,竞争主要通过贸易和投资动态表现出来。例如,巴西对中国进口钢铁征收关税,以保护其国内钢铁工业,同时扩大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尤其是大豆。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反映出巴西试图在经济多样化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之间取得平衡。墨西哥通过《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与美国紧密相连,因美国供应链从中国转移而受益。然而,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凸显了在不疏远重要贸易伙伴的情况下,保护当地产业所面临的挑战。

 

在非洲,中国作为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国和投资国,其主导地位造成了依赖性,限制了非洲国家的外交选择。例如,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背负着沉重的中国债务,在谈判保护本国产业的条款时举步维艰。美国试图通过 “繁荣非洲”(Prosper Africa)等倡议来制衡这种影响,该倡议旨在深化贸易关系,为中国投资提供替代方案。

 

中东呈现出不同的态势,美国和中国在这里都是至关重要的参与者。沙特阿拉伯在与美国保持战略联盟的同时,也加强了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关系。这反映了一种更广泛的地区战略,即在避免卷入两国竞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从两国获益。

 

双刃剑:经济相互依存

 

尽管中美两国是敌对关系,但两国在经济上仍然相互依存。中国占全球制造业的很大一部分,而美国在先进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这种相互依存造成了一个悖论:虽然贸易战使紧张局势升级,但双方都无法在不造成严重经济影响的情况下完全脱钩。

 

两极分化中的外交

 

中美竞争使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二十国集团(G20)等传统外交框架倍感压力,事实证明,这些框架在管理冲突方面效果不佳。双边和地区性协议,如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BRI),已变得十分突出,产生了依赖关系,使全球外交变得更加复杂。印度等国已采取战略,通过贸易伙伴关系多元化和投资国内产业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主性,这反映了中等强国寻求在竞争中游刃有余的大趋势。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的加剧凸显了现有外交机构在解决此类冲突方面的局限性。改革世贸组织等组织,以解决国家补贴和知识产权盗窃问题,以及加强地区协定,可以为缓解紧张局势提供途径。然而,这些努力需要中美双方的积极参与,而从两国目前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一点仍不确定。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