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真的让美国赚了吗?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真的让美国赚了吗?
6月的美国港口集装箱运输量显示,美国对外贸易开始大幅下滑。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数据,6月美国港口接收的进口产品集装箱数量已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在二季度出现负增长。
根据贸易分析师约翰·麦考恩20日发布的月度报告,6月美国入境集装箱数量同比下降7.9%,而5月下降6.6%。
麦考恩指出,在他的印象中只出现过两次年度集装箱运输量下降的时期,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新冠疫情期间。而这两次下降都是短暂的。麦考恩表示:“2025年的下降必将归因于关税措施,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将是一次短暂的下降。”
特朗普这场扣关税帽子的魔术表演远还没有结束,但魔咒带来的厄运已悄然显现在美国民众身上。今年6月,美国通货膨胀超预期,消费者价格指数为2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关税的伤害仅仅是通胀吗?特朗普的“关税魔咒”究竟害了谁?
美国媒体认为,关税对美国消费者真正的伤害,不只是在于价格冲击,更大的则在于它正侵蚀美国消费者自由选择所需商品的权利。
首先,少了选择性。
以洗碗机为例。美国消费者本可以在美国货、韩国产品或德国制造之间自由选择,但施加关税后,随着进口商品在货架上越来越少,消费者即使心仪某一型号也无能为力,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以前并不太喜欢的美国本土品牌。
第二,没有替代品。
以咖啡为例。美国人钟爱的饮品咖啡基本依赖进口,因为美国本土几乎没有咖啡树生长所需的气候和地形。美国去年进口咖啡接近150万公吨,价值近9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受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南美国家,比如面临50%关税的巴西。当关税迫使外国咖啡生产商转向其他市场,美国国内咖啡消费量必然萎缩。
第三,性价比降低。
以冰箱为例。若所需要的优质零部件供应商因关税退出美国市场,美国冰箱制造商将被迫转向次优供应链,寻找新供应商,而替代的零部件可能兼容性差。结果就是: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却可能只能买到更差品质的冰箱。
就在几天前,夏威夷咖啡农户控诉特朗普,说征收关税并没有让他们受益,最终将害人害己。因为关税造成的咖啡价格上涨将会打击已经疲于应对通胀的消费者,抑制咖啡消费,从而导致人们离开咖啡市场,转向能量饮料。
更残酷的事实是,关税重压下,美国低收入群体扛得更多。低收入家庭在食品、服装、家电等必需品上的开销占收入的比重高于富裕家庭,更容易受到关税影响。这些必需品的税率有时高于奢侈品税率。比如,最新数据显示,进口男士羊毛西服的平均关税为18%,而人造纤维西服的关税则高达41%。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最新报告分析,由于食品和服装等必需品支出增加,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的损失将是富裕家庭的三倍。
随着时间推移,特朗普“关税魔咒”的代价将日益清晰:更少的选择、更差的品质、更高的成本。最后伤害的还是那些最经不起折腾的美国普通家庭。
本文转自外贸单证中心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