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经济未来会怎样?

TBS News网站2024年5月4日文章:孟加拉国经济未来会怎样?(BY Sajjadur Rahman)
在 Covid-19 大流行迫使全球经济长期停工并陷入停滞之后,孟加拉国走上了复苏之路。
孟加拉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复原力,农业为抵御粮食不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府及时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增强这种复原力。2020 年 4 月 4 日,谢赫·哈西娜总理公布了一项 727.5 亿塔卡的刺激计划,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现在,在经历了一些波动之后,外汇汇率在过去六到八个月里一直保持稳定。
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外汇储备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继续面临不利因素。进口(从资本机械到原材料和工业产品)连续第二年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持续的美元危机。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和创造就业都出现了下降的迹象,私人投资仍然停滞不前,不平等和贫困现象正在加剧。在这种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一个紧迫的问题迫在眉睫:经济的未来会怎样?
政策对话中心(CPD)的杰出研究员穆斯塔法兹·拉赫曼教授(Prof. Mustafizur Rahman)对 TBS 说:"尽管我们成功地应对了 Covid-19 大流行病带来的挑战,但现在经济遇到了重大挫折。"
穆斯塔法兹教授认为,近期的动荡可归因于长期未得到解决的内部断层。俄乌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货运成本上升,并扰乱了全球供应链,从而暴露出脆弱性。
他指出了几处薄弱环节,包括银行业的恶化、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的汇款、治理和机构能力问题、税收低以及债务攀升。
穆斯塔法兹教授指出:"现在,我们的经济吸收冲击的能力已经大大减弱。大约两年来持续的高通胀降低了穷人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因为他们的收入并没有增加。"
根据世界银行上个月发布的《孟加拉国宏观贫困展望》,预计在 23 至 24 财政年度期间,将有近 50 万孟加拉国人陷入极端贫困。预计这些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 2.15 美元,私人消费增长乏力和高通胀是导致这一惊人趋势的主要原因。
4000万人粮食无保障
Mustafiz 教授援引世界粮食计划署(WFP)2023 年 8 月发布的报告称,孟加拉国约 24% 的人口(相当于 4000万人)被认定为粮食无保障。粮食计划署的报告说,自 2023 年 5 月以来,这一趋势一直在稳步上升。
中央委员会的知名研究员表示,进口紧缩对生产产生了影响,其溢出效应体现在投资和创造就业方面。
进口持续下降
孟加拉国银行的数据显示,进口总量连续两年持续下降。2022-23 财年,按离岸价计算的进口量下降了近 16%,本财年 7 月至 2 月期间,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进一步下降了 15.36%。
更令人担忧的是资本机械进口信用证开证量的下降,本财年 7 月至 2 月期间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9% 以上。此外,工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也分别下降了 4.09% 和近 17%。
私人投资停滞令人担忧
国家支持的智囊团 BIDS 前总干事 Mustafa K. Mujeri 告诉 TBS,除了 Covid-19 大流行年之外,私人投资停滞一直是孟加拉国十多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他断言,如果本地和外国私人投资不大幅增加,孟加拉国将难以维持经济增长,也难以为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约 2500 万年轻人创造急需的就业机会。
"此外,我们也没有成功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私营部门。银行贷款没有用于生产目的,而是被洗白了,"孟加拉中央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Mujeri说。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他说,与越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6%)等同类国家相比,外国直接投资仍然明显偏低,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0.7%,这主要是由于官僚主义和腐败等不友好的商业环境造成的。
私人智囊团 Sanem 的执行董事 Selim Raihan 教授告诉 TBS,持续的高通胀正在侵蚀人们的购买力和储蓄能力,因为他们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到与之相匹配的水平。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他说新的投资微不足道。他说,那些已经投资的企业正在进行再投资。
"在孟加拉国,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者在汇回利润时遇到困难。Selim Raihan 也在达卡大学教授经济学。
私人投资停滞不前:
在过去十年中,投资占 GDP 的比例一直停滞在 31-32% 左右。这表明,尽管努力促进投资,但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投资水平并没有提高。
私人投资占主导地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3-24%。最近,私人投资从2018-19财政年度25.25%的峰值下降到2022-23财政年度的23.64%,这令人担忧,因为这可能表明私营部门的信心或投资机会放缓。
经济学家们表示,从长远来看,投资水平停滞不前可能会限制该国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
"现在,我国经济吸收冲击的能力已大大减弱。"
储蓄下降:
这些年来,国内储蓄和国民储蓄都在减少。国内储蓄占 GDP 的比例从八年前的 27.27% 下降到 2022-23 财年的 26%,而国民储蓄则从 32.11% 下降到 30.22%。
经济学家表示,储蓄的减少反映了家庭在留出资金以备不时之需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工业增长步入慢车道:
受 Covid-19 大流行病的影响,工业生产在 20 财政年度大幅下降,工业部门的增长率从上一财政年度的 11.63% 降至 3.61%。然而,在 21 财年,该部门出现了转机,增长率增至 10.29%。随后,受俄罗斯-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工业增长率在 22 财政年度再次下降至 9.86%,随后在 23 财政年度进一步下降至 8.18%。
私营部门信贷增长率从去年 1 月的 12.62%降至今年 1 月的 9.95%,表明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放缓。此外,工业占全国银行贷款总额的 80% 以上,这表明工业活动对信贷的依赖性很大。
不断增加的 ICOR 也令人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的上升--上一财年末为 5.4--表明该国的效率和生产率较低。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的飙升表明,生产价值 1 塔卡的额外产品需要 5.4 塔卡,比 2018-19 年的 3.87 塔卡有了大幅增长。
五年计划目标与现实:
Mustafa K. Mujeri指出了五年计划中的愿望与实际成就之间的差距。
他举例说,孟加拉国为2025年6月30日结束的第八个五年计划制定了8.51%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增长率,需要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目前的 31% 提高到 36.59%。
他说:"但我们远远落后于目标的实现,如 GDP 增长和投资。"
CPD 的 Mustafiz 教授举了另一个例子,他说,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将税收占 GDP 的比例从当时的 9% 提高到 14.5%,将外国直接投资提高到 330 亿美元。但第七个五年计划已于 2020 年 6 月结束。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第八个五年计划也只剩下一年时间,国家税收仅为 8%左右,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每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仍远低于 30 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和预测:
孟加拉国经济遇到了来自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诸多挑战。19 财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88%,随后一年受到 Covid-19 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骤降至 3.45%。然而,孟加拉国迅速反弹,在随后两年分别实现了 6.94% 和 7.1% 的增长。然而,俄乌战争的爆发给经济带来的动荡甚至超过了两年前的大流行病。
孟加拉国统计局的最新季度数据显示,在本财年的 10 月至 12 月季度,孟加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 3.78%。此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预测,在本财年的 24 财政年度,孟加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持续低于 6%。
出路何在?
面对这些挑战,经济学家强调有必要采取政策干预措施,以刺激私营部门投资、促进储蓄和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他们说,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孟加拉国跻身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国家的目标可能仍然遥不可及。
Mustafizur Rahman教授说:"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增加投资和提高生产率。但这不会一帆风顺,因为刺激投资需要稳定的利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Selim Raihan 教授认为,没有私人投资的激增,孟加拉国就无法维持长期的经济增长,也无法创造急需的就业机会。
"为了刺激私人投资,政府必须采取包括贸易、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内的综合方法,"他说,"此外,还必须重新设计因官僚主义而负担过重的监管政策,使其更加有利于投资。"
"我们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里,问题是什么。然而,我们并没有努力去解决它们,"Mujeri说。
Selim Raihan 教授为孟加拉国经济面临的长期挑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他说:"我们需要的只是强有力的政治意愿。"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