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归类实务争议热点答疑

前言
近期,兰迪海关法律服务团队接到多起商品归类争议案件的咨询,有的因申报错误被要求补税200多万,有的因申报不实被追征3年税款,有的因伪报税号面临刑事处罚;同时,因为出口货物商品归类错误被税局要求返还退税款的案件在今年也多次发生。为使相关业者了解商品归类争议,兰迪海关律师特归纳整理实务中的热点问题,以供参考。
1 商品归类申报错误会面临哪些后果?
2 哪些情况属于商品归类申报不实?
3哪些情况不应认定为申报不实?
4 商品编码申报错误但是如实申报商品归类要素是否应受处罚?
实践中,除《海关总署2012年第2号行政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一般都会被处罚。但是法律并未要求其确定“正确”的商品编码或者对商品编码进行准确的申报,但在商品归类中应当如实、准确地申报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对商品进行归类归入相应税号。如做到如实、准确地申报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笔者个人认为,商品归类错误的后果不应由申报人承担,不应受到行政处罚。
5 商品归类错误影响到了出口退税率会被海关处罚吗?
6 报关前不能确定货物的归类怎么办?
7 商品归类决定海关会公布吗?
归类决定属于行政裁定,根据海关法,海关对所作出的商品归类等行政裁定,应当予以公布。(海关已公布归类决定可参考:https://www.customslawyer.cn/portal/spgljd)
8 海关作出的商品归类预裁定可以申请撤销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裁定管理暂行办法》,原行政裁定错误的,由海关总署撤销原行政裁定;进出口活动的当事人对于海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并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行政裁定持有异议的,可以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的同时一并提出对行政裁定的审查申请。复议海关受理该复议申请后应将其中对于行政裁定的审查申请移送海关总署,由总署作出审查决定。
9 企业遇到海关归类稽查该如何应对?
10 海关归类稽查的重点是什么?
11 海关对于商品归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第五条的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第七条规定:“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事项,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每项商品的归类要素均有所不同,具体请参阅海关总署年度出版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涉税规范申报目录及释义》。
12 出口货物归类错误可以主动披露申请免罚吗?
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27号(关于处理主动披露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的规定,针对非涉税违规行为,也可以适用主动披露申请免罚。
要考虑是否影响出口退税管理。如果是影响国家出口退税管理的:1. 自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六个月以内向海关主动披露的;2. 自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超过六个月但在两年以内向海关主动披露,影响国家出口退税管理且可能多退税款占应退税款的30%以下,或者可能多退税款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主动披露该违规行为,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结语
作者:
韩逸航,上海兰迪(深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海关法律服务一体化团队创始成员,海关行政争议解决部负责人;专业领域:海关行政争议解决、走私刑事辩护、海关进出口合规审查等
本文转自贸法通,其综合整理自兰迪关税争议和进出口合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