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信用风险如何悄然影响印度医疗保健供应链


贸易信用风险在传统话语中通常被忽视,它是一种难以察觉的破坏因素,会损害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财务状况。
问题不仅仅在于库存或基础设施。更在于信贷发放、偿还以及频繁违约的方式,在一个假设和关系多于已确认事实的生态系统中。对于一个对公共卫生如此重要的行业来说,这种系统性风险需要立即引起关注。
信用不明确
医药供应链漫长而多层次。从制造商到零售商,各方都严重依赖延期付款和账外信用协议。理想情况下,一个数据驱动的决策系统往往会沦为基于口碑、声誉或接近度的赌博。
实际上,这导致分销商在几乎或根本不了解零售商付款习惯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巨额信贷。一旦出现逾期付款或错过付款,后果将波及上游和下游。分销商会扣留库存,制造商不愿发货,零售商也无法保持库存水平的稳定。供应链不仅会放缓,还会断裂。
这种缺乏信任的现象催生了一种规避风险的文化,企业不愿进军新领域,从而减缓了增长和创新。对于一个预计2025财年收入增长9%至11%的行业来说,非正式信贷的低效不仅仅是一个麻烦,更是对其发展的严重制约。
无需清算
与信用评分和电子验证系统推动的消费金融市场相比,B2B医药交易仍然不透明。没有正式的系统来评估新客户的信用状况。没有通用的数据库来监控支付行为或通知利益相关者违约情况。其后果是规避风险的借贷、囤积行为和交易受限的恶性循环。
那些原本值得信赖的公司,却因为与相关分销商没有过往合作记录而被排除在信贷机会之外。其他公司则滥用自身信誉,最终形成了拒付和不信任的恶性循环。这种缺乏透明度的情况阻碍了合理的定价,阻碍了被忽视地区获得基本药物,并阻碍了小型企业的扩张能力。
对于一个对外国投资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的行业来说,缺乏财务透明度不仅会损害其利润,还会削弱及时提供医疗服务的道德义务。
构建金融诚信
如果印度想要成为制药业超级大国,就需要重新审视其对医疗贸易金融信用的看法。采用标准化、透明的贸易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并非一种放纵,而是一项必要条件。
信用评估系统必须嵌入企业资源系统,利用电子支付记录来识别趋势并为贷款选择提供参考。财务责任必须贯穿整个供应链,以建立信心和纪律。
基于明智决策而非猜测的环境可以开辟新的增长渠道并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作者是MedSco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