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驱动的冒充诈骗增加148%


美国身份盗窃资源中心 (ITRC) 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身份盗窃造成的损失有所增加。“身份趋势”报告发现,虽然报案犯罪的受害者数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但受害者遭受的经济损失却有所上升。
尽管 ITRC 和各联邦机构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对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尚无共识。
该报告确实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理论——由于“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的持续不断”而导致的受害者疲劳;更多的人承担起保护自己身份的个人责任;网络犯罪分子更多地使用人工智能意味着他们不必攻击那么多人。
更具体地说,人工智能最常用于通过欺骗网站或在搜索引擎上使用知名企业的虚假数字广告来冒充企业。
ITRC 表示,新技术意味着“接管某人的账户从未如此简单”。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工具使诈骗者能够更大规模地进行诈骗,并更有效地瞄准更多受害者。”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变得越来越逼真,识别和阻止欺诈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
身份窃贼还发现访问各种现有账户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将个人手机作为目标。
报告指出:“当今数字服务的互联性意味着访问一个账户可以为其他账户提供途径,从而使身份犯罪更具破坏性和深远性。”
报告还关注企业身份盗窃问题,指出“企业持续受到数据泄露的困扰,受害者的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一些地区的攻击次数在去年有所增加,尤其是冒充诈骗,激增了 148%。
出生证明被盗的报告数量增加了 612%,暗网上发现的个人身份信息 (PII) 的报告数量增加了 865%。
该研究涉及 6,357 名受访者,全部来自美国。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