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破产率创十年新高 持续攀升的破产潮已引发连锁反应波及14万就业岗位


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正面临严峻挑战。信用机构Creditreform周四发布的研究显示,2025年上半年德国企业破产数量达11,900起,同比增长9.4%,创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2015年上半年为11,530起)。尽管增幅较2024年同期28.5%的暴涨有所放缓,但持续攀升的破产潮已引发连锁反应,约141,000名员工面临失业风险,较去年同期增长6%。
危机根源:三重压力持续发酵
Creditreform首席经济学家帕特里克-路德维希·汉茨施(Patrik-Ludwig Hantzsch)指出:“德国仍深陷严重的经济和结构性危机。企业正同时遭受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及不确定性加剧的冲击。”他进一步警告,随着企业财政储备枯竭、贷款门槛提高,困境正从局部向全行业蔓延。
行业冲击:制造业与零售业成重灾区
-
制造业:破产数量飙升17.5%至940起,主因是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持续上涨;
-
零售业:破产增长13.8%达2,220起,受国际局势紧张及线上竞争挤压双重打击;
-
服务业(含餐饮业):以近7,000起破产案件居首位。
此次破产潮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34亿欧元(约390亿美元),远超2024年同期的297亿欧元。
连锁反应蔓延至民生领域
经济衰退的阴影已笼罩普通家庭。消费者破产数量同比激增6.6%,达37,700起。生活成本攀升与工业领域失业压力,正迫使德国民众缩减开支。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企业破产数量同比上升13.1%。
复苏前景:政府基金或成关键转折
汉茨施坦言,德国过去两年深陷经济衰退,且“短期内不会出现显著复苏”,2025年剩余时间破产风险仍将高企。真正的转机或需等待2026年——届时德国政府5000亿欧元(5860亿美元)投资基金的落地有望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