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有下列情形会导致出口企业从适用退(免)税政策改为适用免税政策
出口企业购进货物的供货纳税人有属于办理税务登记2年内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年内注销税务登记,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自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书面通知之日起,在24个月内出口的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改为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1、外贸企业使用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出口退税,在连续12个月内达到200万元以上(含本数,下同)的,或使用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连续12个月内申报退税额占该期间全部申报退税额30%以上的;
2、生产企业在连续12个月内申报出口退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且从上述供货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或占该期间全部进项税额30%以上的;
3、外贸企业连续12个月内使用3户以上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退税,且占该期间全部供货纳税人户数20%以上的;
4、生产企业连续12个月内有3户以上上述供货纳税人,且占该期间全部供货纳税人户数20%以上的。
上述所称“连续12个月内”,外贸企业自使用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退税的当月开始计算,生产企业自从上述供货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当月开始计算。
二、有下列情形会导致出口企业从适用退(免)税政策改为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的货物劳务,主管税务机关如果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
1、供货企业销售的自产货物,其生产设备、工具不能生产该种货物;
2、供货企业销售的外购货物,其购进业务为虚假业务;
3、供货企业销售的委托加工收回货物,其委托加工业务为虚假业务。
外贸企业申报出口退(免)税的出口货物是从纳税信用级别为C级或D级的供货企业购进。
供应商纳税信用级别较低,说明供货商有可能存在漏税、欠税的可能性,或者有其他税收违法业务,因此出口退税企业应关注供货商的纳税信用等级。
编辑:农潇齐、庚禹涵
本文转自贸企通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