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拉丁美洲的增长前景如何?


—— 阿根廷以惊人的 5% 预测领跑 2025 年增长,墨西哥面临不确定性…… 让我们深入探讨拉丁美洲的增长前景↓
2025 年已过半程,让我们审视该地区经济体的现状:哪些国家正在增长,哪些仍在挣扎?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阿根廷无疑是今年经济增长的亮点。尽管仍有近三分之一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但 5% 的增长预期对这个近年来努力寻求稳定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令人振奋的进展。值得庆祝的是,最新贫困率已从峰值回落,略低于米莱总统(Javier Milei)上任并宣布 “向通胀宣战” 时的水平。
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阿比纳德总统(Abinader)和危地马拉的阿雷瓦洛总统(Arévalo)同样对本国经济充满信心,两国均预计今年将实现约 4% 的增长。在两极分化加剧的时代,这两位温和派领导人正努力平衡社会需求与私营部门优先事项,以推动发展并增加正规就业。
并非所有国家都一帆风顺
尽管巴西年初的增长预测因丰收上调至 2%-2.5%,但这个拉丁美洲的另一巨头仍面临挑战。墨西哥的年度增长前景尤为复杂:受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混乱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影响,IMF 预计其经济将收缩,而世界银行则预测微增。
墨西哥的困境凸显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连锁反应。世界银行在 2025 年 4 月将其增长预测下调至 0%,而 IMF 更悲观地预计收缩 0.3%。这种分歧反映出全球供应链重构对墨西哥近岸外包战略的冲击 —— 美国关税政策的摇摆直接威胁到其制造业出口和外资流入。
数据背后的结构性挑战
阿根廷的 5% 增长预测虽亮眼,但仍需正视深层矛盾:31.7% 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7.3% 的极端贫困率,以及货币贬值和通胀的历史遗留问题。米莱政府推动的美元化改革虽被视为稳定经济的关键,但短期内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
拉丁美洲整体增长预计为 2.1%,是全球增速最低的地区之一。低投资、高债务和外部环境变化构成主要障碍。例如,墨西哥的近岸外包战略因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受阻,而巴西则需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政治周期的影响。
政策应对与未来展望
国际机构呼吁拉美国家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韧性。世界银行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释放 1700 万劳动者的潜力,同时推动绿色经济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对于墨西哥,缓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改善法治环境是吸引外资的关键。
尽管前路坎坷,阿根廷的增长奇迹和多米尼加、危地马拉的稳健表现仍为地区注入希望。正如世界银行所言,“拉丁美洲在逆境中展现出动态转型的能力”,但其能否抓住人工智能和绿色经济的新机遇,将取决于政策连贯性与全球合作的成效。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