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印刷企业对延迟付款计划持怀疑态度


英国《印刷周刊》(Printweek)的调查显示,印刷企业对政府出台的“打击大企业延迟付款”计划普遍持怀疑态度。此前,英国商业与贸易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and Trade)于7月公布相关提案,计划对长期拖欠供应商款项的大企业处以罚款,以帮扶小企业。
根据提案,当前“发票付款期限不超过60天”的规定,将在五年后缩短至45天;同时,将取消“双方协商约定超过60天付款期限”的选项,为英企间付款期限设定“明确上限”。
英国政府认为,该计划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付款规则的最大改革——90年代时,企业获得了对逾期发票收取利息的权利。
在《印刷周刊》的调查中,当被问及“政府最新打击延迟付款计划是否会奏效”时,70%的受访者选择“不会,只是空话”;仅超四分之一(2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会奏效,但担心不会”;仅有4%的受访者认为“会奏效”。
英国小企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Small Businesses,简称FSB)政策主席蒂娜·麦肯齐(Tina McKenzie)在评论调查结果时表示:“《印刷周刊》多年来一直关注延迟付款问题,在经历多次评估和咨询后,读者对更多承诺感到厌倦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需要的不是重复过去的做法,而是出台25年来首个针对该问题的重要立法——关键检验标准包括:建立七国集团(G7)中最严格的延迟付款框架、审计委员会切实履行职责、提高透明度并加强对大企业的干预、强制自动收取逾期利息、赋予专员更多调查、仲裁和处罚权力,以及将不良付款企业排除在所有公共部门合同(国家和地方层面)之外。”
“小企业希望看到这项立法尽快落地,并在未来几周的《国王演讲》(King's Speech)中得以确立。”
根据提案,小企业专员(Small Business Commissioner)将获得对逾期付款企业的处罚权:若企业在当前规定的“6个月付款时间报告期”内,有四分之一的发票未按时支付,将面临罚款——罚款金额为企业拖欠供应商逾期利息的两倍。
KCS印刷公司(KCS Print)董事总经理佐伊·琼斯(Zoe Jones)表示,解决延迟付款问题“至关重要”。
琼斯向《印刷周刊》表示:“拖欠款项以及被迫接受更长付款期限的压力,是小企业的一大祸害。大企业若未按约定付款,应被取消政府合同资格,以此对其形成震慑。”
“印刷行业本身就有多家大企业未按约定向小型供应商付款。若能在行业内率先制止这种行为,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信用支持企业ICSM的所有者伊恩·卡罗特(Ian Carrotte)对提案表示欢迎,但警告称,该规则仅适用于员工超250人的企业,可能会限制其有效性。
卡罗特向《印刷周刊》表示:“虽然部分大企业确实滥用付款期限,但员工人数少的企业也存在同样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一家只有几名员工的企业,拖延付款的时间可能与大企业一样长。”
提案附带的研究指出,每年有数千家企业因延迟付款而倒闭;英国商业大臣乔纳森·雷诺兹(Jonathan Reynolds)表示,延迟付款是小企业反映的“首要问题”。
谈及延迟付款对企业的影响,卡罗特警告称其连锁反应极为严重。
他说:“延迟付款是一大祸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如果企业依赖少数几个付款延迟的客户,现金流就会枯竭。”
卡罗特补充道:“我认识一些小企业主,他们厌倦了追讨欠款,同时还要承受放贷机构的压力,努力向自己的供应商付款。他们夜不能寐,担心如何支付员工工资或结清逾期发票,甚至会想‘这一切都不值得’。”
“因此,政府出台的任何政策,只要能通过赋予供应商更多合法追索权、改变延迟付款的行业文化,都是值得欢迎的。这确实与行业文化有关——在某些行业,按时付款是常态。”
英国印刷工业协会(IPIA)总经理布伦丹·佩林(Brendan Perring)向《印刷周刊》解释了为何延迟付款问题在印刷行业尤为紧迫:印刷企业承接订单时需承担大量前期成本,且依赖客户按承诺时间付款维持运营。
佩林进一步表示:“只要客户大致遵守付款期限,大多数印刷企业都能应对;但如果付款延迟时间过长(尤其是大额订单),再加上行业面临的其他重大压力——如能源成本大幅上涨、纸张成本增加、最低工资上调——印刷企业承受现金流延迟的能力会大幅下降。”
“这已导致一个严重问题:一些运营良好、实力雄厚的印刷企业,因客户在大额订单上未按时付款而陷入清算或破产。”
佩林认为,改革延迟付款问题“十分必要”,但他表示,读者对该计划缺乏信任,反映出他们担心计划“缺乏有效执行的力度”。
佩林说:“事实上,此类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机制,我认为人们正是对这一点持怀疑态度。”
他解释道:“人们非常担心制度无法得到执行——一旦企业发现‘即使逾期付款,也只是收到一封威胁邮件,不会有实际后果’,整个制度就会崩溃。”
新提案将进入为期12周的咨询阶段。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