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新关税规则引发 “极度混乱”,美国消费者遭遇意外收费

新关税规则引发 “极度混乱”,美国消费者遭遇意外收费

风险预警
2025-09-18

新关税规则引发 “极度混乱”,美国消费者遭遇意外收费

作者:Rob Wile(罗布・怀尔)
日期:2025 年 9 月 8 日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3:52
来源:综合自 NBC News 报道 

一张张账单来得突然又刺眼:从德国进口的电脑配件被收 1400 美元关税,从瑞典买的铝制机箱要缴 620 美元,从西班牙购入的手提包关税高达 1041 美元。

多位美国消费者表示,随着特朗普(Trump)总统推动的 “800 美元以下商品进口关税豁免” 政策到期,国际货运公司开始向他们收取意外费用。这种情况让消费者和货运方都陷入困惑 —— 如今从海外订购商品,所有人都得适应全新规则。

“现在完全是一片混乱,” 为货运公司提供咨询的克罗尔公司(Kroll)贸易与海关业务联合负责人尼克・贝克(Nick Baker)表示。

案例 1:750 美元配件被收 1400 美元关税,退货还要自付运费

托马斯・安德鲁斯(Thomas Andrews)在纽约州北部经营着一家修复 1980 至 1990 年代复古电脑的企业,他收到敦豪航空货运公司(DHL)的关税账单时倍感震惊:价值 750 美元的配件,关税竟高达 1400 美元。他起初以为一定是出了差错。

“这简直是敲诈,” 安德鲁斯说。

上周五晚间,DHL 的一名代表告知安德鲁斯,最初的收费确实有误,正确关税应为约 110 美元。但为时已晚:为避免支付高额费用,安德鲁斯已拒收货物。而在得知正确收费金额后,他发现 DHL 已将商品退回德国。

安德鲁斯说,最后还有一件烦心事:他得支付约 50 美元的退货运费。

政策背景:百年首次,小额进口商品开始征税

8 月 29 日,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美国开始对入境的小额商品(又称 “最低价值商品”,de minimis goods)征收进口关税。这意味着,即便是个人购买的小额商品,如今也需缴纳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的高额关税。尽管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近期裁定特朗普的多项关税违宪,但在特朗普向最高法院上诉期间,这些关税仍继续生效。

为遵守新的最低价值商品规则,多个国家已暂停向美国发货。据联合国某机构数据,美国入境邮政流量因此下降了约 80%。

但仍有大量订单在流通。自新规则生效以来,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美国消费者的抱怨:他们从 DHL、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等大型货运公司收到了意外账单,而向其售货的海外商家此前并未告知他们会有这笔费用。

反过来,货运公司也被消费者的投诉和退货请求淹没 —— 许多消费者为避免缴费而拒收货物。

货运公司回应:关税需向政府缴纳,建议关注商家政策

DHL 的一名代表表示,该公司 “致力于支持客户应对近期的关税变化,确保货物得到高效处理”。

“我们建议客户留意所购品牌的发货政策,并记住关税需向美国政府缴纳,” 该代表称。

政府表态:称行业已适应,旨在打击非法毒品

特朗普政府对关税带来的数十亿美元收入表示欢迎,并表示新的最低价值商品规则对阻止小额非法毒品包裹及毒品原料流入至关重要。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于新规则生效当日发布的声明中,该局称物流行业 “已适应变化,干扰降至最低”。

“这项变革已筹备数月,我们已做好充分实施准备,”CBP 贸易办公室代理执行助理专员苏珊・S・托马斯(Susan S. Thomas)表示,“我们已向外国承运商和邮政运营商提供明确的时间表、详细指南及多种合规选项。8 月 29 日终结的只是犯罪分子利用美国边境的渠道。”

案例 2:300 美元机箱被征 200% 关税,商家失联

罗伯特・王(Robert Wang)是旧金山湾区的一名软件工程师,他从瑞典高端商家 Louqe 购买了一个价值 300 美元的铝制电脑机箱,却收到了 UPS 发来的 620 美元关税账单。

他于 8 月 22 日下了订单,一周多后收到了 UPS 的收费通知。“一开始是困惑,后来变成了深夜的恐慌,” 罗伯特・王说,他连夜紧急查询相关情况。最终 UPS 确认,他被征收了特朗普对特定铝制品加征的 200% 关税。

罗伯特・王表示,他曾试图联系 Louqe 询问收费事宜,但未收到回复。NBC 新闻联系该公司时,对方也未回应。

UPS 在声明中称,已为商家提供应对新环境的解决方案,但未提及消费者账单相关问题。

企业困境:海外商家面临两难,美国小企业恐难生存

尼克・贝克(Nick Baker)指出,海外商家有义务向货运公司提供商品分类信息 —— 这是计算关税的关键依据,但从监管角度看,作为 “登记进口商” 的消费者,最终需对信息的准确性负责。

但仍有许多人对此毫无准备。

海外许多依赖美国客户的企业如今陷入两难:要么自行承担关税成本(前提是他们已准确核算这笔费用),要么将成本转嫁给客户 —— 而这可能吓跑生意。不少海外商家已在社交媒体上通知美国客户,暂停向美发货。

美国的小企业也受到了冲击。赫姆・纳西索(Herm Narciso)和妻子在佛罗里达州达尼丁经营着一家转售欧洲商品的实体店,他们收到从西班牙寄来的手提包(据其称价值约 600 美元)一天后,就收到了 DHL 发来的 1041.44 美元关税账单。

“我们无法理解怎么会被征收这么高的关税,” 纳西索说。

他们计划提出申诉,但被告知可能需要 2 至 4 周才能得到回应。纳西索担心,如果未来持续收到此类账单,他们的店铺可能撑不下去。

“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可能会彻底拖垮我们,” 纳西索说,“这类生意的利润本就微薄。”

他还补充道:“在我看来,这根本不符合美国的行事方式。”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