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针对美国港口费,马士基、达飞、MSC、中远海运相继发声

针对美国港口费,马士基、达飞、MSC、中远海运相继发声

外贸资讯
2025-09-19

中远海运

 

9月16日,中远海运集运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301调查发布告客户书。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将开始对中国船东和运营商,以及使用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提供的海运服务征收港口服务费

尽管该项收费可能会对公司运营带来一定挑战,但中远海运集运始终对美国航线网络服务充满信心,并坚持投入稳定的运力、保持稳定的服务品质,持续为客户提供可靠、安全且高质量的物流解决方案。

同时,中远海运集运将积极完善产品结构,以适应美国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维持与市场水平相匹配且具有竞争力的运费及附加费等相关政策。

中远海运集运长期深耕美国市场,严格遵循所有美国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始终是促进美国进出口贸易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公司将秉持韧性与决心,以卓越服务为承诺,以传递价值为理念,稳健经营美国班轮运输业务。

 

地中海

 

近日,地中海航运(MSC)也作出表态。面对美国贸易代表(USTR)自10月14日起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征收新的服务费这一情况,MSC向客户传递信号:将自行消化这笔成本,而不会向客户加收费用。

 

《Journal of Commerce》最新报道进一步揭示了MSC的应对举措。全球运力最大的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MSC)表示,已对其美国航线运营网络进行了调整,以应对美国即将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用;并向客户传递信号:MSC将自行消化这笔成本,而不会向客户加收费用。 

 

MSC首席执行官Soren Toft在本周的一份客户公告中称,MSC已“主动重组全球船舶部署网络”,以此应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于10月14日生效的新规。该费用将基于船舶总吨位或运载箱量(取其高者)计征,按估算相当于每箱增加300至600美元成本。Soren Toft表示:“这项内部调整确保我们完全遵循美国贸易法规,同时保持MSC服务的可靠性与效率。”

 

 

达飞

 

9月10日,达飞就发布了相关声明。达飞表示:“尽管这项新的服务费可能给我们的运营带来挑战,但基于目前的服务费结构和适用性,达飞海运目前不考虑对往返美国的货物征收附加费”不仅如此,达飞还称公司已制定新计划以减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费用。

 

 

达飞强调:“我们运营着业内最灵活、最多样化的船队之一,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17日宣布这一决定后的180天宽限期内,达飞海运已采取必要措施实施强有力且适应性强的应急计划。”还提到“我们在10月14日之前实施了船队和运营调整,我们目前预计既能维持对所有美国定期港口的服务覆盖,又能将即将到来的USTR费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费用)的影响降至最低。”“达飞轮船已做好充分准备,并确保维护客户的利益。”

 

 

 

马士基

 

 

而早在8月份,在一场关于供应链展望的会谈中,马士基高管(北美合同产品管理主管)安德斯·索内森 (Anders Sonesson) 就针对即将可能发生的“美国港口对中国船舶征收额外费用”一事表明了态度。

 

他表示:“公司不打算(因这项措施)向客户收取相关附加费来弥补额外成本。”据悉,马士基方面将优先考虑采取成本规避措施,来规避由此可能带来的额外费用。对于规避措施,据索内森称,由于其全球网络不会发生变化,所以马士基可以轻松地在其他贸易航线上部署中国制造的船舶。

 

同时他还补充道,其他船公司或船运联盟也会采取相关的规避措施。“如果停靠美国港口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我们也不会让任何中国制造的船只参与美国航线。”“我预计我们的其他竞争对手和联盟也会这么做。”

 

而对于由此可能带来的额外成本,索内森继续说道,马士基不打算向客户收取与该提议相关的任何费用或附加费。“因为强迫托运人承担他们无法控制的成本是不现实的。”“我们很难向客户解释为什么因为装在一艘中国建造的船上就需要付费,客户实际上也无法选择将货物装在哪艘船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就这项提议,IMC Logistics首席商务官科布扎也做出表示,称:“该提议可能会促使船舶整合港口,从而导致拥堵。”“这种拥堵就会对下游产生诸多影响,影响到配送中心、卡车运输行业,以及港口卡车和铁路的延误和周转时间。任何时候,只要造成这种拥堵,就会增加成本,并降低供应链的可靠性。”

本文转自航运新视界公众号,其综合整理自中远海运、外土司聊航运等,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