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德国汽车业危机:裁员、工厂关闭与破产潮

德国汽车业危机:裁员、工厂关闭与破产潮

风险预警
2025-10-11

作者:路德维希・韦勒(Ludwig Weller)、迪特马尔・盖森克廷(Dietmar Gaisenkersting)

日期:2025 年 10 月 2 日

来源:WSWS

  

 

 

汽车及供应商行业的工人,每天都要面对坏消息。各大制造商已宣布规模达四到五位数高位的裁员计划:大众(Volkswagen)、奔驰(Mercedes)、博世(Bosch)、采埃孚(ZF)、保时捷(Porsche)、福特(Ford)、奥迪(Audi)等企业均在其列。与此同时,无数中型企业每天都有数百个工作岗位消失。

 

德国金属工会(IG Metall)拥有超过 200 万会员,其中多数来自汽车行业 —— 通过大量工厂委员会代表和工会干事,该工会对各工厂的每一项动态都了如指掌。但它非但没有调动这一工业力量反抗大规模裁员,反而协助推进这些针对本工会会员的打击行动。

 

一、裁员预测屡被现实超越,转型领域就业停滞

 

关于汽车及供应商行业预期失业人数的研究,“保质期” 比不稳定的核素还短。9 月初,德国经济研究所(IW)受联邦经济事务部委托发布报告称,到今年年底德国汽车业将再减少 1.8 万个岗位,到 2030 年累计减少 9.8 万个 —— 但这一预测很快就被现实超越。

 

仅在上周,博世就宣布了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裁员潮:仅在德国就将削减 2.2 万个岗位,远超最初计划的 9000 个。

 

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数据,目前德国有 120 万人受雇于汽车制造商、其供应商及其他关联企业。而在电动化、自动化、互联化等前瞻性转型领域,当前就业人数仅为 18.2 万。由于德国车企电动汽车销量疲软,该领域的就业增长已陷入停滞。与此同时,车企正计划 “转向”:重新将重心放回燃油车。这或许能暂时延缓破产与裁员潮,但这只意味着未来裁员会以更猛烈的势头重启。

 

二、利润下滑成裁员推手,保时捷市值腰斩引股东不满

 

裁员潮的背后是利润下滑。9 月 14 日,财经日报《商报》(Handelsblatt)援引咨询公司安永(EY)的行业分析报道称,全球 19 家最大车企今年上半年的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 50%(具体为 49.2%),但仍保持在 428 亿欧元的可观水平。

 

龙头车企保时捷今年已四次发布利润预警,尽管其仍有望实现盈利。自三年前上市以来,保时捷的市值已腰斩 —— 这一事实激怒了该公司的所有者:保时捷 - 皮耶希家族(Porsche and Piëch families)。

 

该家族希望以牺牲汽车工人利益为代价,继续扩大自身的亿万财富。因此,与其他股东和企业所有者一样,他们要求通过裁员和进一步降薪来提振利润与低迷的股价。

 

三、大规模裁员清单:从行业巨头到细分领域企业

 

数万工人正成为这场危机的受害者,以下是一份未完全统计的裁员 / 破产清单(含宣布日期):

•博世(Bosch,9 月 25 日宣布):至 2030 年底,除此前已宣布的移动出行部门(Mobility division)9000 个裁员名额外,将再削减 1.3 万个岗位,裁员主要集中在德国;

•Stellantis / 欧宝(Stellantis/Opel,9 月 25 日宣布):Stellantis 集团将暂停多家欧洲工厂的生产,包括位于图林根州艾森纳赫的欧宝工厂,10 月将通过 “临时关闭两天” 调整生产;

•基克特 Heiligenhaus(Kiekert Heiligenhaus,9 月 25 日宣布):现代中央门锁系统的发明者 —— 基克特股份公司(Kiekert AG)已申请破产。该公司在德国的约 700 名员工在 11 月前可领取破产救济金,之后的去向尚不明确;

•固特异富尔达(Goodyear Fulda,9 月 25 日宣布):拥有 125 年工业历史的固特异富尔达工厂将于 9 月 30 日永久关闭,轮胎制造商的 1050 名员工将全部失业;

•采埃孚科布伦茨(ZF Koblenz,9 月 19 日宣布):供应商采埃孚(ZF)上周宣布,到 2030 年科布伦茨工厂将削减约 450 个岗位,“剩余大部分裁员工作将于 2026 年底完成”;

•斯泰必鲁斯科布伦茨(Stabilus Koblenz,9 月 19 日宣布):这家气动弹簧制造商将在全球范围内削减 450 个岗位,并整合德国、美国、新加坡和泰国的办公及生产场地,相关措施旨在明年 9 月前节省 1900 万欧元;

•曼集团萨尔茨吉特(MAN Salzgitter,9 月 18 日宣布):下萨克森州萨尔茨吉特工厂将通过迁址或关闭削减岗位(具体数量未公布,预计数百个),车桥组装、管道及曲轴生产部门将受影响;

•福特科隆(Ford Cologne,9 月 16 日宣布):科隆总厂将从两班制改为一班制,再削减 1000 个岗位 —— 就在两周前,德国金属工会才推动完成了 2900 个岗位的削减;

•布雷登洛尔拉(Breyden Lollar,9 月 12 日宣布):刹车盘制造商布雷登(Breyden)将关闭黑森州洛尔拉工厂,今年内 230 名员工将失业。这些铸造工人曾是博世集团的一部分,三年多来一直担忧失业,如今几个月内就将面临失业结局;

•博格华纳达姆施塔特 / 奥芬巴赫(BorgWarner Darmstadt / Offenbach,9 月 8 日宣布):这家美国供应商计划削减达姆施塔特和朗根工厂近一半员工。德国金属工会称,“管理层表示,到 2026 年 1 月,约 40% 的(300 个)工程岗位(BTC)和 45% 的(500 个)工厂岗位将被裁撤”;

•武藏汉诺威明德 / 吕肖(Musashi Hann. Münden / Lüchow,9 月 8 日宣布):这家日本供应商计划裁员并关闭两家德国工厂。武藏生产的锻造件销量已下滑 40%,将关闭下萨克森州汉诺威明德工厂、图林根州莱内费尔德工厂,并削减下萨克森州吕肖工厂的员工,数百名工人将受影响。

 

四、工会:协助裁员的 “帮凶”,象征性抗议掩盖妥协

 

德国金属工会在所有领域都将 “推进裁员、瓦解工人抗争意愿” 作为核心工作。

 

工会积极孤立受影响的工厂,让工人陷入孤军奋战。工会官员与资方谈判所谓的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s),通过提前退休、老年员工兼职、遣散费、使用临时工等方式 “劝退” 工人。即便过去工会常以 “拒绝强制裁员” 为条件换取大规模岗位与薪资削减,如今 “强制裁员” 也已成为常态。

但工人并非不愿抗争。采埃孚科布伦茨工厂委员会透露,工人 “有意愿为保住岗位而抗争”。然而,与整个集团(计划到 2028 年底仅在德国就削减多达 1.4 万个岗位)的情况一样,工厂委员会与德国金属工会拒绝组织联合防御行动。

 

当工会官僚对裁员计划假意表达愤怒时,其目的仅仅是压制日益高涨的工人斗争情绪。例如,德国金属工会达姆施塔特地区书记声称,工厂委员会与工会 “不会无抗议地接受博格华纳的计划”—— 但除了几声哨子、几块标语牌的抗议,或是抬着纸棺材(cardboard coffins)上街这种令人士气低落的老套路外,不会有任何实际行动。所谓的 “反对” 从未转化为具体、有效的抵抗。

 

相反,德国金属工会及所有主流工会都在支持企业的裁员行动。这些工会官僚因担任高薪的监事会席位和工厂委员会职务而被 “腐蚀”,他们与企业高管、股东持有相同立场:为保障利润,必须裁员,且必须削减人力成本(即薪资、奖金、福利、病假工资、职业养老金等)。

 

五、工人的出路:建立独立基层组织,反抗资本与工会妥协

 

汽车业工人必须清楚:德国金属工会及其工厂委员会代表站在 “对立面”。因此,日益增长的反抗力量必须独立于工会官僚,并与之对抗。

 

为此,必须建立独立的基层行动委员会(rank-and-file action committees),将所有真正愿意抗争的工人团结起来,打破工会在行业与国界间制造的分裂。

 

生产活动及所有社会资源,应服务于工人阶级(所有价值的创造者)的社会需求,而非富人的利润诉求。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