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不旺,伪命题!订单转移是根源

“美港进口量自3月以来稳步上升。”
跨太平洋的集装箱航运现货价格从今年6月底开始上涨,
那么运价的上涨有多少是由旺季需求推动的,又有多少是航运公司故意限制运力造成的?
本周,笛卡尔发布报告称,美国港口8月份进口了2,196,268个TEU,
较7月和6月分别增长了0.4%和5.5%,增长幅度较小,但相较2019年8月仍高出了2.5%。
笛卡尔系统集团工业和服务执行副总裁克里斯·琼斯称,
8月份的进口量"与非流行年份旺季的增长相当一致"。
2023年旺季的“强劲数据”
要跟大家分享的另一个数据是由全国零售联合会(NRF)和咨询公司哈克特协会发布的《全球港口追踪》(Global Port Tracker),
该报告使用了美国12个主要港口发布的官方数据来衡量这些港口的进口。
GPT预计,美国12港在2023年全年将处理总计2230万TEU,比2018年增长2%,比2019年增长3%。
图源:FreightWaves based on data from NRF
NRF供应链和海关政策副总裁Jonathan Gold周五表示,
"这些数据强劲,表明零售商对假日销售季持乐观态度,因为他们不会进口他们认为卖不出去的商品。"
针对“旺季与否”,NRF还给出过一个结论:
今年三季度的货量要比19年同期多出4%。
你们说今年三季度是旺季吗?
按照这个数据那肯定是啊,起码是个温和的,有增长幅度的传统旺季吧。
当然了,跟疯癫的那两年是不能比的。
今年的旺季,其实是被长鞭效应延后且拉长了。
如果把旺季比作一个空杯,以前的需求是哗哗几下就把杯子给加满了,
而现在的需求是缓慢倾倒,慢慢把杯子加满的。
所以说,旺季,从数据上来说是有的,但从从业者的体感上来说,就没那么明显了。
注:
长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现象,指的是当供应链上的需求信息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
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根甩起长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长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