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孟加拉国明年1月前至少有10家银行被迫合并

孟加拉国明年1月前至少有10家银行被迫合并

风险预警
2024-03-21

TBS News网站2024年3月5日文章:孟加拉国明年1月前至少有10家银行被迫合并(作者:Jebun Nesa Alo & Sakhawat Prince)。

 


孟加拉国中央银行计划在明年1月前强制合并至少10家银行,作为其减少拖欠贷款和确保银行业公司治理路线图的一部分。银行所有者被要求为合并做准备,并选择他们更愿意与谁合并。 

 

孟加拉国银行行长Abdur Rouf Talukder,周一在孟加拉国银行总部举行的会议上,与孟加拉国银行协会(BAB)领导人分享了这一计划。包括国有银行和私人银行在内的七家商业银行的董事出席了会议。


据会议消息来源称,(央行)行长指示银行所有者为合并做好准备,并选择他们更愿意与哪家银行合并。


行长向他们保证,董事们不会受到合并的影响,因为他们的经济损失将得到补偿。


除了弱小的银行外,即使是强大的银行也可以合并成一家大型私人商业银行,以减少银行数量。


参加会议的消息人士说,行长举例说,城市银行和东方银行这两家实力雄厚的大型私营商业银行可以合并组建一家新的大型银行。


孟加拉银行协会(BAB)主席 Nazrul Islam Mazumder 在会后告诉记者,对 2023 年开始的银行强制合并的担忧已经消除,因为任何此类举措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让银行变得更强大。


"行长很好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明白,没有人会因此受到伤害。弱银行将变得更强,好银行将变得更好,"他说。


他补充说:"考虑到不同国家银行合并的各种实例,我们将从国家利益出发接受这一举措。"


会后,孟加拉银行执行董事兼发言人 Mezbaul Haque 说:"我们决定合并银行是为了银行业的福祉。在对整个问题进行审查后,我们将制定一项政策"。


他说,到今年 3 月,他们将能够确定实力较弱的银行。"之后,将决定哪些银行需要合并。然后,将根据考虑到整体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启动这一进程"。


央行发言人进一步说:"我们面前有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例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是由所有者主动合并的。在某些情况下,由监管机构决定。我们也希望由所有者来决定。如果有必要,我们会做出决定"。


Pubali 银行董事长Monzurur Rahman说,央行行长在会议上向他们保证,合并将按照国际惯例进行。


他说:"弱小的银行永远不可能与强大的银行在一起。例如,我们银行在私营银行中处于有利地位。没有任何余地把一家弱小的银行强加给我们"。


合并银行的权力


最新修订的《2023 年银行公司法》,授权孟加拉国银行在发现任何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参与有损储户利益的活动时,启动强制合并。


修订后不久,央行于去年 12 月推出了 "及时纠正行动(PCA)框架",以识别表现不佳的银行。


新框架根据不良贷款(NPLs)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比率(CRAR)将问题银行分为四类,央行在新框架下确定了 10 家表现不佳的银行。


今年 2 月,孟加拉银行公布了一份关于合并的路线图,其中提到如果一家弱小银行与一家强大银行合并,弱小银行的员工在合并后的未来三年内将不会被解雇。


路线图还概述,这些合并旨在加强银行董事会、解决资本短缺问题以及降低运营成本。


银行状况


2023 年,该国银行业的违约贷款急剧增加了 2,500 亿塔卡。截至去年 12 月底,银行业的违约贷款总额为 1.45万亿塔卡,占贷款总额 16.17 万亿塔卡的 9%。


截至去年 6 月,在高达 2441.9 亿塔卡的拖欠贷款中,只有 11 家银行占了 93%。孟加拉国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 9 月底,14 家银行的资本缺口达到 375.06 亿塔卡。


目前有 61 家商业银行和 34 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运营。2012 年,九家新银行在政治考量下获得了执照,但所有这些银行仍在过度饱和的市场竞争中挣扎。


其中一家名为 Padma Bank 的银行目前濒临倒闭,已向政府提出合并要求。另一家此类银行 NRB Global 则转型为伊斯兰银行,更名为 Global Islami Bank。其他新生代银行在十年后也一直在为获得贸易融资而苦苦挣扎,原因是它们在政治考量下被打上了许可证的烙印。


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Ahsan H Mansur对 TBS 说,与其拯救弱小的银行,不如将它们合并。


他说,中央银行应指导哪家银行将被合并。"弱小银行可能会抵制合并,但央行可能需要迫使它们参与。如果它们不站出来,就会被起诉或吊销执照。" 


Mansur说,国际惯例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合并弱小银行。如果一家主权银行想与另一家主权银行合并,这也可能发生。


"如果一家弱势银行与一家强势银行合并,政府将通过审计公司对弱势银行的损失进行评估,然后对强势银行进行补偿。这是因为强势银行必须为受这些不良资产影响的储户弥补损失,"他补充道。


"在这种情况下,弱银行不会保留所有权。他们因接受资产而蒙受的损失将从实收资本中扣除。如果之后还有剩余,弱小银行的董事才会持有与该数额相当的股份,"他澄清道。


合并的国际惯例 


孟加拉国银行金融稳定部在 2019 年起草了一份合并指南,对南亚国家的合并经验进行了评估。


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亚洲危机爆发后,政府一直要求银行机构进行合并。但由于股东和银行机构更关注保护自身利益,这一呼吁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应。


此时,早些年对房地产行业的不谨慎借贷为银行业积累了巨额不良贷款,导致弱小和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中央银行(Bank Negara Malaysia)不得不采取代价高昂的拯救计划,以保护公众利益和恢复国家的金融稳定。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通过合并或关闭来减少银行数量,但政府考虑到巨大的社会成本,反对关闭银行。


政府宁可选择有指导性的合并,并要求中央银行在解决问题时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坚持对所有相关方公平的原则。


收购银行承担的损失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补偿。政府为兼并所付出的财政成本仍低于拯救弱小银行机构的财政成本。截至 2010 年,马来西亚将 54 家银行机构缩减为 10 家大型支柱银行。


印度


1969-1990 年间,印度公共部门银行共进行了 12 次强制合并,以合并无法生存的单位。1991-2010 年间,共进行了 22 次银行合并,其中 11 次为自愿合并,以实现规模经济,另外 11 次为强制合并,以重组实力较弱的银行。


2018 年 12 月,私营银行 IDFC Bank 与非银行金融公司 Capital First 合并,更名为 IDFC First Bank。


泰国


在泰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处方,政府立即合并了 56 家财务公司,并成立了一家新银行(Radanasin),接管这 56 家财务公司的可行资产。后来,该银行被出售给外国投资者。此外,政府还接管了六家私人银行,并将其并入三家国有银行。


1998 年,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关闭一家银行,将其不良资产转让给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由一家国有银行收购一家陷入困境的银行,以及将一家陷入困境的银行与一家金融机构合并。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