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美国贸易政策不连贯的危险

美国贸易政策不连贯的危险

风险预警
2024-06-14

The BFT Online网站2024年6月4日文章:美国贸易政策不连贯的危险(By Stephen S. ROACH)。

 


美国没有连贯的贸易政策。它有一个伪装成贸易政策的政治战略,将矛头直指中国。不出所料,中国也做出了回应。随着两个超级大国向其盟友寻求支持--美国倚重七国集团,而中国则求助于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经济脱钩是我们面临的最小问题。

[译注:“全球南方”一般是指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把“全球南方”定义为“77国集团和中国”。]


人们很容易将这一不幸事件归咎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乔-拜登(Joe Biden)--特朗普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的第一枪,拜登则加倍奉行保护主义。然而,这些问题早在两位总统执政之前就已存在--它们主要源于数十年来对对外贸易在开放经济体中所扮演角色的误解。


政治家们倾向于用白纸黑字来看待贸易平衡: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对美国而言,自 1970 年以来,除两年外,商品贸易差额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因此贸易被视为坏事--在原本强劲的经济中,贸易是流失的源头,给就业、公司、社区和收入带来压力。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将自己视为他人违法行为的无助受害者。上世纪80年代,日本是罪魁祸首。现在是中国。美国还指责世界贸易组织,在过去五年里,美国通过阻止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任命,有效地阉割了世界贸易组织。


指责的是政治,而不是经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几乎一入学就被教导,要尊重国民收入核算的一个基本前提:一国的贸易差额等于投资与储蓄之差。因此,任何储蓄短缺的经济体要想投资和增长,就必须从国外借入剩余储蓄,这就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逆差。


这一概念框架非常适合美国经济。2023 年,美国的国内净储蓄率(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经折旧调整后的储蓄总和)为负值,占国民收入的-0.3%,而二战后的平均值为 6.4%。这种情况以前只发生过一次:2008-09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紧随其后。


这在政治上给贸易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与国民收入特性相一致,储蓄短缺的美国出现了巨额对外赤字。2023 年,经常账户赤字相当于 GDP 的 3%,商品贸易赤字相当于 GDP 的 3.9%,分别是战后平均水平(1.3% 和 1.7%)的两倍多。


将这一问题归咎于他人是一种逃避。没有国内储蓄的短缺,就不会有贸易赤字。而贸易赤字主要是由国内造成的--这是联邦预算赤字过大的结果,在国民收入账户中被算作负储蓄。预算赤字在 COVID-19 经济衰退期间膨胀到 2020-21 年占 GDP 的 13.3%,2022-23 年仍然停留在占 GDP 的 5.8%,几乎是 1962 年至 2019 年平均水平 3.2% 的两倍。此外,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基线预测显示,未来十年赤字占比将保持在当前水平左右。


这一结果不是中国的错。它是美国政治家有意识决策的结果。然而,特朗普却在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将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扩大的责任完全归咎于中国,抓住中国在1999年至2015年间逆差份额从20%飙升至近50%这一点不放。特朗普获胜后,很快就(加倍)征收了关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策略似乎奏效了。从 2018 年到 2023 年,关税使中国在美国商品贸易逆差中的份额减少了 1388 亿美元。然而,在同一时期,总体逆差却增加了 1810 亿美元--这正是人们对一个储蓄率下降的国家的预期。除中国外,由于从墨西哥、越南、加拿大、韩国、中国台湾、印度、爱尔兰和德国的净进口激增,从2018年到2023年,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扩大了3190亿美元。


换句话说,尽管美国领导人努力让选民相信他们正在解决美国的贸易问题,但 "解决中国问题 "这一概念本身就是空洞的。通过针对中国,美国所做的只是将贸易从低成本生产国转移到高成本国家--相当于对美国消费者加税,加剧了中国关税的附加成本。与此同时,华盛顿完全满足于巨额预算赤字,这将进一步压低国内储蓄,导致贸易转移加剧。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就好了。贸易冲突让华盛顿得以对中国发起全面的政治攻击。不仅是国家安全问题引发了一场科技战争,过度的恐华情绪也增加了网络战争的风险。


此外,美国刚刚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新一轮所谓的 "301 条款 "关税,目标是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而所有这些领域美国都几乎没有比较优势。在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之际,这将损害美国的绿色能源目标。毕竟,美国在抱怨中国对其替代能源计划提供不公平补贴的同时,却忽略了美国长期以来为特斯拉等公司提供的慷慨补贴。


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一结论在战后成为公认的智慧,如今却被视为异端邪说。由此导致的美国贸易政策的不连贯--在储蓄驱动的贸易逆差中挣扎,沉浸在国家安全的偏执中,害怕依靠中国所谓的过剩能力来应对气候变化--有可能使世界变得更糟。


全球管理已经支离破碎,超级大国冲突的危险让人痛苦地想起 20 世纪 30 年代。


【史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是耶鲁大学教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著有《失衡》(Unbalanced)一书:美国与中国的依存关系》(耶鲁大学出版社,2014 年)和《意外的冲突》(Accidental Conflict:美国、中国和虚假叙事的冲突》(耶鲁大学出版社,2022 年)。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