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是否将制造商推向墨西哥?

GTR网站2024年10月21日文章:中美贸易战是否将制造商推向墨西哥?(BY ISAAC HANSON)
美中贸易战促使制造商转向墨西哥:趋势、影响与局限
自2019年以来,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持续升级,关税、法律威胁和制裁等措施,严重阻碍了双方之间的商业往来。据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减少了20%。为应对供应链风险,美国企业开始寻求地缘政治上更为接近的贸易伙伴,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在此背景下,墨西哥凭借其较低的平均收入(根据Trading Economics数据,墨西哥(人均GDP)年收入为8100美元,而中国为13800美元)以及与美国的长期贸易关系,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替代选项。
2023年,随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减少和从墨西哥进口的年增长率达到5%,墨西哥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国。这一转变标志着墨西哥在美国供应链中地位的提升,也反映了美中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深远影响。
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历史悠久,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可以追溯到1994年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该协定巩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纽带,使得墨西哥成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2020年,Nafta被更新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进一步加深了美墨之间的贸易联系。
在美中贸易战的背景下,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和稳定的贸易关系使其成为了美国企业寻求供应链重组的理想选择。近岸外包(nearshoring)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成为美国企业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策略。近岸外包指的是将生产转移到更接近目标市场的国家,而友岸外包则是指将生产转移到政治上与本国更为接近的国家。在墨西哥,这两种策略紧密相连,共同推动了该国在美国供应链中的地位提升。
墨西哥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在USMCA生效后得到了显著增长。2023年,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了4340亿美元,较USMCA生效前增长了30%。同时,美国对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也呈现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38亿美元。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墨西哥政府也通过提供税收激励等措施来吸引更多的出口导向型投资。
墨西哥的边境工厂(maquilas)是外国投资的重要受益者。这些工厂位于美墨边境沿线,作为小型经济特区运营,可以免税进口原材料和商品,用于生产出口产品。墨西哥的Maquiladora、制造业和出口服务业计划(Immex)为这些工厂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其成为墨西哥制造业出口的主要驱动力。
除了美国企业外,中国企业也发现了墨西哥出口友好型环境的吸引力。自2020年以来,中国对墨西哥的FDI增长迅速,超过了整个2010年代的增长水平。有证据表明,墨西哥正在成为中国商品运往美国的中转站,以避开美中关税。中国向墨西哥出口的机械产品(包括零部件、电路和发电机)在过去一年中占比超过50%,这些产品在墨西哥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可以绕过贸易关税。
然而,墨西哥在作为友岸外包中心方面也存在局限性。首先,供应链重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国仍然是美国许多商品的重要来源国,墨西哥目前无法完全替代。其次,墨西哥和中国在美国市场上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22年至2023年间,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汽车行业,而中国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出口远低于墨西哥。中国主要在消费品领域失去了市场份额,但这更多是由于全球供应链调整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所致。
此外,墨西哥在提供美国所需的关键矿产和技术产品方面存在不足。中国仍然是美国重要的战略产品供应国,如稀土矿物、光伏电池和计算机等。这意味着美国在某些方面仍然依赖中国来满足其需求。
尽管难以准确评估美中贸易战对墨西哥出口的全面影响,但紧张局势的持续为墨西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利用其商业友好环境和地理优势填补中国留下的空白。随着贸易战的持续,墨西哥有望进一步加强其在美国供应链中的地位,成为美国企业寻求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伙伴。然而,墨西哥也需要克服其局限性,加强在关键矿产和技术产品方面的自给自足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并降低对外部供应的依赖。
综上所述,美中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墨西哥在美国供应链中地位的提升。然而,墨西哥在作为友岸外包中心方面也存在局限性,需要克服其不足并加强自给自足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