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评级宣布完成对尼加拉瓜政府评级的定期审查

[Moody's]穆迪评级宣布完成对尼加拉瓜政府评级的定期审查。(BY Jaime Reusche(副总裁 - 高级信贷官)& Mauro Leos (副董事总经理))
纽约,2025 年 2 月 21 日——穆迪评级(穆迪)已完成对尼加拉瓜评级及与该发行人相关的其他评级的定期审查。
此次审查由 2025 年 2 月 20 日召开的评级委员会进行,我们根据相关主要方法和最新发展情况重新评估了评级的适当性。
本出版物不宣布信用评级行动,也不表明近期是否可能采取信用评级行动。请参阅 https://ratings.moodys.com 上的发行人页面,了解最新的信用评级行动信息和评级历史。
关键评级考虑因素和理由总结如下。
尼加拉瓜的 B2 长期发行人评级保持不变,展望为稳定。
尼加拉瓜的信用状况由大量财政和外部缓冲、非常有利的债务到期情况和低于大多数同行的利息负担支撑。缺乏重大宏观经济失衡表明增长前景良好。然而,薄弱的制度框架和国际制裁风险可能会损害投资和融资流动,限制了其信用前景。
在强劲的国内需求的支持下,实际 GDP 增长保持坚挺,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4%。私人和公共投资对 2024 年的经济活动贡献巨大,而政府消费拖累了增长,反映出政府一直在谨慎实施的紧缩和反周期财政政策。稳定的就业、不断增加的消费信贷和持续的汇款增长支撑了私人消费。汇款几乎是 2019 年疫情前水平的三倍。尽管汇款增长已从 2023 年年中 60% 以上的峰值放缓至同比 14%,但汇款现在占 GDP 的近 30%,高于 2019 年的 14%。
汇款和其他外汇流入的持续增加导致国际储备进一步积累,到 2024 年底达到 GDP 的 31.7%。同样,我们估计政府连续第三年实现财政盈余,增加了其在央行存款的流动财政资产。缓冲的持续积累有助于缓解潜在冲击带来的风险,并在制裁收紧或扩大的情况下赋予当局比过去更强的政策灵活性。
尼加拉瓜的“ba3”经济实力反映了该国经济规模小、收入水平低,尽管受到各种冲击,但增长表现仍然坚韧。尼加拉瓜的“b2”制度和治理实力反映了该国薄弱的制度框架,但该国审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记录弥补了这一缺陷。其“baa1”财政实力考虑到了该国中等规模的债务负担,由于财政状况强劲,债务负担正在逐渐减少,而且债务负担能力强,因为该国大部分主权债务都是以优惠利率从多边和双边债权人那里借来的。尼加拉瓜的“b”事件风险敏感性,反映了较高的政治风险和国际制裁,可能对投资和融资流动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尼加拉瓜的 ESG 信用影响评分 (CIS-4) 表明,如果不存在 ESG 风险敞口,其评级将低于原有的评级。我们认为,对于尼加拉瓜而言,这反映了社会和治理风险,尽管当局应对冲击的能力很强,但该国持续存在的社会紧张局势和薄弱的政治制度导致了这一风险。环境风险也对尼加拉瓜的评级造成影响。
稳定展望反映了我们认为尼加拉瓜信用状况的上行和下行风险保持平衡的观点。该国保守的宏观和财政政策管理,已导致大量缓冲的积累和向更强大的外部和公共财政的结构性转变。这些改进将有助于减轻未来潜在冲击的影响。以低于市场利率的相对较低的债务和缓冲的存在应使尼加拉瓜能够管理大多数风险,包括现有制裁。但实施更严格的制裁是一种下行风险。尽管该国已开始将其国际贸易联系从美国分散化,但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
解除国际制裁以确保持续获得融资和贸易流动,或继续增加财政和外部缓冲并减少公共债务,从而进一步减轻可能更严厉的制裁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评级升级。通过改善商业环境和缓解国内政治紧张局势,来支持经济实力的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将提高主权国家的信誉。
如果财政指标大幅恶化,抵消了在积累流动性缓冲方面取得的进展,主权信用状况将面临下行压力。如果由于社会或政治紧张局势导致经济活动长期疲软,这可能会大大削弱尼加拉瓜的信用状况,并可能导致评级下调。
本文件总结了我们截至发布之日的观点,并将在下一次定期审查公告之前进行更新,该公告将纳入在此期间信用状况的重大变化(如果有)。
本次审查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2022 年 11 月发布的《Sovereigns》。请参阅 https://ratings.moodys.com 上的评级方法页面,获取此方法的副本。
根据主要方法对评级因素得分或评分卡输出进行的任何调整(如有)的净效应,对本公告中的评级并不重大。
本公告仅适用于欧盟评级、英国评级、欧盟认可和英国认可的评级。非欧盟评级、非英国评级、非欧盟认可和英国认可的评级可在本公告中引用,但前提是它们属于同一组织名单。
本出版物不宣布信用评级行动。对于本出版物中提及的任何信用评级,请参阅 https://ratings.moodys.com 上的发行人/交易页面,了解最新的信用评级行动信息和评级历史记录。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