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最后时刻,暂停出售巴拿马港口!港媒:下周不会签约

最后时刻,暂停出售巴拿马港口!港媒:下周不会签约

外贸资讯
2025-03-31

香港《南华早报》及《星岛头条》28日报道,由李嘉诚领导的长和集团原定于4月2日签署的巴拿马运河两战略港口出售协议被紧急叫停,将不会在下周签署。该交易对象为贝莱德集团,总价228亿美元,涵盖巴拿马运河关键港口及全球43个港口控制权,影响全球6%海运贸易。长和集团与贝莱德均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交易陷入僵局。

3月28日,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就“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交易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问,询问该交易是否需要经过中国的反垄断审查批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对此回应如下:

我们已注意到长和将于4月2日与贝莱德签署的巴拿马港口交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将依法对该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长江和记旗下子公司负责运营巴拿马运河附近五个港口中的两个,这些港口对全球海上贸易至关重要。然而,此次交易的突然暂停,使得该集团陷入了地缘政治的漩涡。据报道,中国当局对该交易表示了负面反应,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对该交易表示欢迎,希望借此重新控制这条战略航道。

交易原计划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计划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敏感时间点签署,这一巧合被外界解读为美国试图通过资本之手重塑地缘政治版图的精心布局。然而,交易推进的“急刹车”并非偶然。早在港府获知交易细节后,便与长和集团展开了密集沟通,试图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更是公开强调,任何交易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明确反对胁迫施压手段。

这场交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复杂的政治色彩。香港《大公报》多次刊发社评,直指该交易损害国家利益,并警告巴拿马运河若被“美国化”,将对中国航运贸易构成威胁。与此同时,特朗普则赞扬该交易是美国夺回巴拿马运河的标志性胜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事表示,中方反对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并暗示该交易可能涉及损害他国正当权益。国务院港澳办也连续转载港媒批评文章,将交易定性为非普通商业行为,并要求企业认清立场。这一系列动作被视为中方对长和集团的施压升级。

在法律层面,长和与贝莱德的协议中通常包含违约条款,这为双方协商终止交易提供了空间。真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自政府层面。中国《反垄断法》和《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中的相关条款,赋予了监管部门叫停涉及国家安全交易的权力。若港府认定交易构成配合美国对华打压,长和集团可能面临刑事调查。

这场风波将96岁的李嘉诚再次推向风口浪尖。长和集团声称交易纯属商业考量,但其低价出售战略资产的合理性备受质疑。摩根大通报告显示,巴拿马港口仅占长和集团EBITDA的1%,交易更多是规避地缘风险而非财务最优解。然而,李嘉诚低估了中美博弈的烈度,此次交易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涉及到国家战略的博弈。

此次交易暂缓标志着商业逻辑在地缘政治面前的失效。对李嘉诚而言,这已非简单的商业取舍,而是“站队”问题。若执意推进交易,可能会失去中国市场与政策支持;若终止交易,则需直面美国制裁风险。

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地缘政治因素对此次交易的影响不可忽视。美国试图通过控制这些关键港口削弱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加强对全球航运的掌控。而对中国而言,此次交易可能会影响中国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布局,增加运输成本和风险。

展望未来,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这一事件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坚定地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胁迫和霸权行径。同时,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和商业决策时也应充分考虑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做到趋利避害,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的有机结合。

本文转自海运网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测评催收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