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全球投资大洗牌:企业搬家背后的故事

全球投资大洗牌:企业搬家背后的故事

风险预警
2025-04-15
全球投资大洗牌:企业搬家背后的故事。
 
 
 
【全文摘要】

第一部分:全球投资为啥越来越难了?


过去几十年,外国公司到发展中国家开厂、建公司(专业叫法“外国直接投资”,简称FDI)一直是穷国变富的重要推手。但最近这十来年,情况有点不对劲了。就好像原本热闹的菜市场突然冷清,全球投资整体在走下坡路。


1. 全球投资降温了


△数字说话:2019-2023这五年,全球投资总额比前五年少了26%,相当于从每年赚100块变成只赚74块。


△发展中国家也不好过:虽然还能分到全球投资的三分之一,但大部分钱都集中在几个国家,比如中国、印度、越南这些大块头。


△中国突然刹车:中国一直是吸引外资的“大户”,但2023年外资突然暴跌80%(从1900亿美元跌到420亿美元),相当于一家天天爆满的饭店突然没人来了。老板们说是因为中国生意变难做了,政府查得严,赚钱越来越难。


举个栗子


越南这两年成了香饽饽,外资占国家收入的比例(GDP)达到4.5%,相当于一家小卖部突然变成超市。很多外国公司把原本开在中国的厂子搬到这里,比如三星手机厂、耐克鞋厂。


2. 小国也有春天


△穷国也能分杯羹:像非洲的莫桑比克(穷得叮当响的国家),因为发现了天然气田,外资占GDP23%,相当于全村人突然都去挖金矿了。


△但钱还是不够分:大部分穷国只能靠卖矿产(比如刚果的钴矿、锂矿)吸引外资,就像村里只有几棵果树能结果子,其他地都荒着。


第二部分:企业为啥要搬家?——地缘政治大战


最近几年国际形势像电视剧一样精彩,中美吵架、俄乌打架,企业们吓得直哆嗦。为了不被“误伤”,很多公司开始玩起“搬家游戏”。


1. 美国买货不找中国了


△数据对比:2018年之前,美国超市里20%的货是中国制造,现在降到13%。多出来的份额被越南、墨西哥、印度这些国家抢走。


△中国企业绕道走:中国公司为了继续卖货给美国,直接把厂子开到越南、墨西哥。比如中国电动车厂去匈牙利开分厂,绕开欧洲的贸易壁垒。


举个栗子


2023年,中国公司在越南投了39亿美元建电脑厂,在墨西哥投了41亿美元建汽车厂,相当于“借道”这些国家把货卖给美国。


2. 近岸外包:家门口开厂最安全


△墨西哥成赢家:美国公司把原本在亚洲的厂子搬到墨西哥,五年间投资额从340亿涨到450亿美元。比如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就从上海分了一部分到墨西哥。


△印度努力追赶:印度靠“来印度制造”计划吸引苹果手机厂、优衣库服装厂,但外资占国家收入的比例还是只有1%,相当于全村人都在种地,突然来了几个小工厂。


3. 企业最怕啥?调查结果亮了


△风险排行榜:


1. 俄乌战争(26%企业怕被波及)

2. 供应链断货(53%企业说材料运不过来)

3. 银行利息太高(45%企业贷款建厂压力大)


△未来担忧:45%的企业担心中国经济放缓(就像担心村里首富突然破产),30%怕中东再打仗。


第三部分:投资新趋势——绿色和数字是王道


1. 绿色能源最吸金


△太阳能、电动车火遍全球: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绿地投资(新建项目)里,85%的钱流向可再生能源,比如非洲的太阳能电站、东南亚的锂电池厂。


△穷国靠矿产翻身:刚果的钴矿(做电池必需)、智利的锂矿成了香饽饽,但就像村里卖矿石赚快钱,长远还得自己搞加工。


举个栗子


刚果一家钴矿厂吸引87亿美元外资,相当于全村人突然发现自家后山有金矿,但挖完矿后能不能建个首饰加工厂,还得看政府本事。


2. 数字时代新机会


△电脑服务爆炸增长:发展中国家IT行业的外资十年涨了30倍,比如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园、菲律宾的客服中心。


△再投资更流行:跨国公司在当地赚了钱,60%选择继续投资扩厂,相当于小卖部赚钱后直接升级成超市。


第四部分:企业买保险防风险——政治风险保险


1. 保险为啥重要?


△防政策突变:比如某国突然不让外汇转出国,或者打仗炸了工厂,保险公司能赔钱。


△但买的人太少:2023年全球只有7%的外资买了这种保险,相当于100个人里只有7个给自家房子上火灾险。


2. 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


△专保穷国风险:非洲国家的外资项目12%买了保险(比如刚果矿厂),发达国家只有3%


△政府当靠山:70%的保险是各国政府旗下的公司卖的,比如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举个栗子


一家美国公司在非洲建电厂,担心政府赖账不付电费,就花100万美元买保险。如果真发生,保险公司赔他5000万美元。


第五部分:未来怎么办?——给国家和企业的建议


1. 国家要拼营商环境


△学越南发红包:越南给外资企业免税5年,相当于新店开张前五年不用交房租。


△别只卖资源:刚果不能光卖钴矿,得学印尼搞电池加工厂,把矿石变电池多赚十倍钱。


2. 企业要灵活布局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苹果把手机厂从中国搬到印度和越南,就像开连锁店不依赖一家供应商。


△绿色转型是机会:传统汽车厂改做电动车,就像诺基亚改做智能手机,不转型就被淘汰。


3. 普通人能干啥?


△学技能傍身:外资多的国家(如越南、印度)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学编程、电工比种地赚得多。


△关注政策变化:比如墨西哥因为近岸外包新增50万个工厂岗位,年轻人可以提前准备应聘。


总结:全球投资大洗牌,谁能抓住新机会?


这个世界就像一局大富翁游戏,企业们忙着在地图上挪棋子。中美吵架、疫情断货、俄乌打架,逼得公司们把厂子从中国搬到越南、墨西哥、印度。穷国靠卖矿吸引外资,富国靠技术抢生意,中等国家拼命发优惠券拉投资。


关键点记住:


1. 近岸外包 = 把厂子搬到客户家门口(如美国公司去墨西哥开厂)

2. 友岸外包 = 把厂子搬到政治盟友家(如欧洲公司去东欧开厂)

3. 绿地投资 = 完全新建厂子(不是买现成的)

4. 政治风险保险 = 给外资项目上“防政策突变险”


未来十年,能抓住绿色能源、数字技术,又能搞好营商环境的国家,会成为新一代投资热土。而普通人想要搭上这班车,要么学技术进外资厂,要么关注政策动向找商机。世界在变,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好的人。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测评催收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