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孟加拉国801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高风险

孟加拉国801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高风险

风险预警
13小时前
孟加拉国801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高风险(Masud Milad)
 

 

美国宣布对孟加拉国生产的商品征收互惠关税后,超过800家孟加拉国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出口商警告称,除非就额外关税进行谈判并降低,否则对美出口可能会面临严重挫折。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一宣布,将对孟加拉国商品征收35%的互惠关税,该政策将于8月1日起生效。这一声明引发了2000多家与美国有活跃贸易往来的孟加拉国出口商的担忧。

 

其中许多公司也出口到其他国家。然而,许多公司完全依赖美国市场进行运输。

 

根据孟加拉国国家税务局(NBR)的数据分析,在2024-25财年,多达2377家公司将1%至100%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其中,801家公司将超过50%的出口额出口到美国,由于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这些公司尤其容易受到冲击。

 

上财年,这801家公司共向全球出口了价值66.2亿塔卡的商品。其中,孟加拉国对美出口额为50.5亿塔卡,占其出口总额的58%。

 

孟加拉国商品的关税已经比竞争对手高出10%至15%。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将失去美国市场。美国买家也已经开始担忧了。——吉大港亚洲及DAF集团董事总经理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

 

上财年,孟加拉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87.6亿塔卡的商品,其中仅成衣出口就高达75.9亿塔卡。

 

服装行业面临最大威胁

 

位于纳西拉巴德的吉大港Fortune Apparels公司上财年出口了价值3370万塔卡的服装,全部销往美国。Fortune Apparels是亚洲及DAF集团的姊妹公司。

 

该集团董事总经理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在接受《Prothom Alo》采访时表示,孟加拉国商品的关税已经比竞争对手高出10%至15%。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将失去美国市场。美国买家也已经开始担忧。“如果关税不降低,他们就会把采购转移到其他地方。”

 

Fortune Apparels 是 168 家专门向美国出口产品的公司之一。业内领袖警告称,如果新关税生效,这些公司可能面临生存威胁。

 

即使是那些大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公司,也面临着生存危机。Independent Apparels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该公司也位于吉大港的纳西拉巴德。在上一财年,其 89% 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

 

除服装外,孟加拉国还向美国出口鞋类、帽类、帐篷、箱包、家具和食品。在上个财年,176家出口公司完全依赖美国市场。

 

谈到这一点,Independent Apparels Ltd. 董事总经理 SM Abu Tayeb 表示:“我们与美国买家合作了近三十年。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对我们充满信任。但如果我们必须在现有的15%关税基础上再加收35%的关税,总计50%,那么美国买家将不再有兴趣从孟加拉国采购。我们期待7月9日与美国举行的双边会谈(以寻求解决方案)。”

 

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GMEA)第一副主席 Selim Rahman 指出,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可能存在风险。

 

他指出:“严重依赖美国出口的企业面临严重风险。如果对美出口中断,所有企业都会涌向其他市场。这种情况将使其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出口商将无法获得公平的价格。”

 

其他行业也面临威胁

 

除服装外,孟加拉国还向美国出口鞋类、帽类、帐篷、箱包、家具和食品。在上财年,176家出口公司完全依赖美国市场。在703家出口商中,有319家公司超过50%的商品专门销往美国。

 

位于吉大港卡纳普里镇的马苏德农业加工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该公司董事总经理阿什拉夫·侯赛因表示:“我们已经向美国出口冷冻食品和其他产品13年了。三个月前,互惠关税首次宣布时,我们的美国买家暂停了订单。现在,特朗普的最新声明再次引发了这种不确定性。”

 

近年来,孟加拉国对美国的出口一直稳步增长。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现在警告称,互惠关税可能会阻碍这一势头。

 

然而,他们也强调,仍有谈判的空间。如果孟加拉国能够进行有效的外交努力,降低额外关税,尤其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它不仅可以保住美国市场,还能扩大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如果孟加拉国的产品继续面临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关税,该国可能会逐渐失去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这可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