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邓白氏全球调查显示,随着贸易、供应链和投资风险的加剧,商业信心急剧下降

邓白氏全球调查显示,随着贸易、供应链和投资风险的加剧,商业信心急剧下降

风险预警
14小时前
邓白氏全球调查显示,随着贸易、供应链和投资风险的加剧,商业信心急剧下降作者:Rick Steves)  
 

 

邓白氏发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商业乐观洞察》报告,该报告基于来自32个经济体的10,000名高管的反馈。

 

这项于5月和6月进行的研究显示,全球商业信心急剧且普遍恶化,这是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该指数目前处于2023年末以来的最低点,企业指出宏观经济持续不稳定、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以及供应链脆弱性加剧。

 

继第一季度下降12.9%和第二季度下降1.3%之后,全球商业乐观指数在第三季度再次下降6.5%。企业高管们对地缘政治风险、金融紧缩以及当前定价策略的局限性表示担忧。目前,大多数企业领导者认为全球贸易状况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正在恶化,只有46%的企业领导者预计贸易紧张局势将正式或非正式地缓和。

 

“许多企业正在重新评估其投资重点”

 

邓白氏国际总裁Neeraj Sahai评论道:“中东地缘政治不稳定、持续的贸易摩擦以及对全球需求放缓的担忧,导致受访者的企业风险偏好发生重大转变。鉴于全球形势依然动荡,许多企业正在重新评估其投资重点,并强化韧性战略,以应对持续的不确定性。”

 

制造业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跌幅最大

 

制造业信心下滑幅度更大,该指数下降了8.3%,而服务业则下降了5.4%。经营非必需消费品类别的企业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纺织品制造商(-17.0%)、电器产品(-15.0%)、金属(-12.7%)和汽车(-9.7%)等行业的营业利润率乐观情绪均大幅下降,许多企业通过提价来保护利润率的能力已达到极限。

 

报告指出,由于投入成本居高不下且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利润率压缩正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贸易风险促使企业战略调整

 

随着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全球需求的减弱,企业正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高管将国内市场增长视为重要的后备战略。报告发现,许多企业,尤其是美国以外的企业,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伙伴关系。

 

尽管23%的企业倾向于将欧盟作为替代市场,15%的企业倾向于将亚洲(不包括中国大陆)作为替代市场,但只有5%的企业将中国大陆视为主要后备市场。这种转变反映出人们对中国地缘政治稳定、成本压力和监管不确定性日益增长的担忧。

 

全球供应链连续性指数本季度下降9.7%,年初至今下降18.6%。这些数据反映了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系统性供应链中断。企业正在通过加快近岸、友好岸和多源供应商的布局来应对。

 

金融和投资信心持续下滑

 

全球商业金融信心指数下降3.4%,标志着对商业环境和融资预期的进一步下降。对借贷成本的乐观程度从第二季度的近70%下降到第三季度的60%。同时,不到一半的受访者预计其商品和服务将按时收到付款,这表明流动性压力不断增加,现金流管理也更加谨慎。

 

与此同时,全球商业投资信心指数跌幅最大,暴跌13.1%。贸易政策、通胀和供应链成本的不确定性正促使企业推迟资本支出并降低杠杆率。计划筹集长期资金的企业数量从上一季度的70%下降至55.4%。

 

邓白氏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阿伦·辛格 (Arun Singh) 表示:“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企业应加快供应链的战略转型。贸易摩擦、关税风险和监管波动正强化友商外包、近岸外包和多方采购作为重要风险规避策略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企业正在重新评估信贷风险敞口和营运资金周期,付款延迟的增加和流动性的收紧凸显了更严格的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ESG 情绪按规模和地区划分

 

虽然全球商业 ESG 指数总体保持稳定,但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公司之间出现了显著差异。新兴市场的中型企业 ESG 乐观度显著上升,而发达经济体的大型企业则下降了 8.4%。

 

报告将这种差异归因于发达市场不断变化的信息披露要求和日益加重的合规负担。新兴经济体的大型企业进展缓慢,这反映了 ESG 合规成本以及适应快速变化的标准所面临的挑战。

 

全球六分之一的企业将 ESG 列为选择供应商的核心因素。然而,ESG 考量仍然落后于成本和地缘政治风险等更传统的选择标准。

 

展望:以数据驱动的敏捷性应对不确定性

 

报告追踪的五个指数——商业乐观度、供应链连续性、财务信心、投资信心和 ESG 情绪——都以谨慎为主。尽管一些央行正在放松货币政策,但其效果尚未惠及大多数企业,从而改善其经营状况。

 

邓白氏强调,企业必须加强供应链、流动性管理和投资规划的敏捷性。报告鼓励企业实时洞察支付行为、信贷风险敞口和供应商依赖性,以在动荡的环境中保持韧性。

 

完整报告包含指数编制方法和行业细分,并对受访的17个行业和32个经济体的数据趋势进行了详细评论。指数读数高于100表示信心有所改善,低于100则反映与基准年相比信心有所下降。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所有核心指数均低于100。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