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收入水平分类

作者:Niccolo Conte;编辑:Pallavi Rao;图表设计:Sabrina Lam

核心要点
•世界银行最新分类名单中,有 93 个高收入国家(及地区)。
•其他类别包括:高收入(55 个国家)、中低收入(50 个国家)和低收入(25 个国家)。
•各国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在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个收入等级之间变动。
•世界银行每年 7 月 1 日更新收入等级,采用 Atlas 方法按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对各经济体进行排名。
2025 年的更新涵盖了 223 个上报数据的经济体(包括数十个小地区),勾勒出全球繁荣的新图景。
本可视化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发布的 2026 财年收入分类。
总体而言,目前 40% 的经济体属于高收入阵营,而低收入国家的占比已降至仅 12%。
高收入国家的分布情况
世界银行核心表格中列出了 87 个高收入主权国家,再加上少数几个小型地区,使高收入经济体的总数达到 93 个。
欧洲仍是富裕的中心,超过三分之二的欧洲国家处于最高收入等级。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紧随其后,这要归功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强国以及越来越多的太平洋地区。
哥斯达黎加是高收入类别中的新成员。
作为参考,今年的高收入标准要求 2024 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 13,936 美元。尽管这一标准每年会因通货膨胀而小幅上调,但长期趋势显示高收入经济体的数量在稳步增加。
1987 年,只有 25% 的世界经济体达到这一标准,而如今这一比例为 40%。
中等收入国家占多数
中等收入经济体分为中高收入(55 个)和中低收入(50 个),占比略低于一半。
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和土耳其均属于这一类别,这体现了该类别的多样性。
总体而言,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和制造业实力,但其人均收入区间跨度较大,约为 1,100 美元至 13,900 美元。
这一群体内部的发展势头十分活跃。包括阿尔及利亚和蒙古在内的几个大宗商品出口国,凭借名义国民总收入的强劲增长,在上一轮分类中升级为中高收入国家。
今年,佛得角和萨摩亚进入中高收入行列,而纳米比亚由于矿业增长乏力,回落至中低收入水平。
低收入经济体的集中挑战
目前仅有 25 个经济体被归类为低收入,其中大多数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还有少数位于局势动荡或受冲突影响的地区。
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不足 1,135 美元,这限制了它们的财政能力和获得私人融资的渠道。
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低收入经济体的占比已从 1987 年的 30% 降至如今的 12%,这反映了数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债务减免和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但近年来,低收入经济体的绝对数量趋于稳定,这表明消除贫困的最后阶段面临着巨大挑战。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