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货币创历史新低,美元化趋势加剧


摘要
-
古巴比索在非官方市场汇率创下 1 美元兑 400 比索的历史新低
-
部分美元化加剧了古巴的通货膨胀、不平等现象和社会紧张局势
-
政府将问题归咎于制裁,批评者则认为是经济改革进展缓慢所致
哈瓦那,8 月 11 日电 周一,古巴比索在非官方市场的汇率跌至 1 美元兑 400 比索的历史低点。在这个以国家主导的经济体中,部分美元化趋势不断加剧,加之基本商品短缺、通货膨胀失控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恶化,社会紧张局势持续升温。
这个依赖进口的国家,其政府将 2019 年以来经济萎缩 11% 的危机,主要归咎于美国针对其外汇收入的制裁。而批评者则认为,问题源于经济改革行动迟缓。
古巴总理曼努埃尔・马雷罗(Manuel Marrero)去年 12 月表示,为回笼国内流通的美元以修复经济,有必要实行部分美元化。部分美元化指的是在某些商品和服务交易中,美元取代本币比索进行结算。
据总部位于迈阿密的汇率追踪机构 “El Toque” 的数据,今年以来古巴比索已贬值近 25%。该机构是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居民用来衡量比索实际价值的参考。今年 1 月 1 日,1 美元可兑换 305 比索;而在 2021 年该机构开始追踪汇率时,1 美元仅兑 40 比索。
今年比索贬值的同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开设库存充足的零售店,这些店铺仅接受现金形式的可兑换货币、外国信用卡或政府发行的美元卡;此外,在旅游业、批发贸易以及缴纳关税等领域,这类支付方式的使用也日益增多。
贫富差距加剧
政府官员承认,美元化和通货膨胀加剧了国家的不平等。在古巴,约 40% 的人口无法通过汇款或其他渠道获得外汇。这些没有美元收入的人群,其在国营单位的工资或养老金通常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为了摆脱这种(经济)困境,我们不得不接受经济的部分美元化,” 古巴国家主席米格尔・迪亚斯 - 卡内尔(Miguel Diaz-Canel)上月在国民议会表示。
“这在某种程度上让那些拥有一定资本或能收到汇款的人受益,进而导致了令人担忧的…… 社会不平等扩大。”
政府维持着 1 美元兑 24 比索的固定汇率,此外还有一个 “自主决定” 的 120 比索汇率。后者越来越多地用于与游客兑换货币,以及为公共交通、汽油等补贴商品和服务定价。
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私营部门被禁止使用官方外汇来源,其主要进口商品的定价遵循非官方汇率。
“在这里,几乎所有东西都用美元计价。古巴货币除了买一点点东西,连买食物都不值钱…… 而我手里一美元都没有,” 退休人员弗雷迪・波蒂略(Freddy Portillo)一边走在哈瓦那老城区的主要购物区,一边说道。他每月的养老金为 1500 比索。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