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制裁与市场过剩拖累俄中贸易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安东·阿利哈诺夫(Anton Alikhanov)8月19日(周二)表示,西方制裁与市场饱和正开始拖累俄中贸易增长,为2022年乌克兰全面冲突以来两国贸易的快速增长势头降温。
阿利哈诺夫在本周于喀山举行的俄中商务论坛上表示:“我们注意到双边贸易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中期来看,两国贸易增速预计将比以往更为温和。”
2022年大量西方企业撤离俄罗斯后,俄中贸易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贸易额创下2450亿美元的纪录,俄罗斯也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但2025年1-7月,两国双边贸易额较2024年同期下降8.1%,总计1258亿美元。
阿利哈诺夫指出,贸易放缓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制裁及更广泛的经济压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他所称的“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国内市场的扩张极限”。
尤其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西方竞争对手退出后迅速涌入俄罗斯市场,但近几个月需求已有所降温。2025年7月,俄罗斯监管机构禁止进口四家主要中国卡车制造商的产品,原因是俄罗斯本土生产商因销量下滑而缩短了工作周。
阿利哈诺夫认为,俄中贸易下一阶段的发展将减少对原材料和消费品的依赖,更多转向技术合作与产业协作。他特别提到,两国在电子、汽车、冶金、化工和制药领域有63个联合项目,预估价值1300亿美元。
“从长期来看,最成功的合作项目将是那些涉及联合生产投资、技术转让和先进技术应用的项目,”这位工贸部长表示。
不过,俄罗斯商业报纸《生意人报》(Kommersant)指出,与对东南亚邻国的承诺投资相比,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仅为其中一小部分,这凸显了两国合作的局限性。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