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美国政府严打非法转口、双重开票与商品误分类

美国政府严打非法转口、双重开票与商品误分类

风险预警
2025-09-11
美国政府严打非法转口、双重开票与商品误分类
原文作者:Jenny Messenger

链接:

https://www.gtreview.com/news/americas/illegal-transshipment-double-invoicing-and-misclassification-in-us-governments-crosshairs/ 

 

 

美国政府持续打击海关欺诈,重点针对非法转口、双重开票与商品误分类行为。  

 

本月初,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宣布,1月20日至8月8日期间,依据《执行与保护法案》(EAPA)查获超4亿美元未缴贸易关税。  

 

其中包括2.5亿美元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税逃税——这类税收旨在防止外国生产商以低价向美国市场倾销商品。  

 

对23家美国进口商的调查显示,存在一个由中国空壳公司组成的网络,通过印度尼西亚、韩国、越南转运商品。  

 

“所有接受调查的进口商均被查实存在违规行为,更多企业被曝光,新的逃税手段被发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表示,这指的是“非法转口”——即通过第三国转运商品以隐瞒原产地。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贸易办公室代理执行助理专员苏珊·S·托马斯(Susan S. Thomas)表示,此次逃税规模前所未有,并补充称随着调查推进,2.5亿美元的金额可能进一步上升。  

 

此次执法行动是美国政府加强打击贸易欺诈与逃税的举措之一——法律专家称,当前欺诈与逃税规模远超以往。  

 

此前,自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2025年1月就职以来,美国已对中国、印度、越南、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  

 

美国司法部(DoJ)声明明确,将刑事打击贸易欺诈与逃税列为重点,其企业举报人奖励试点计划现已涵盖“贸易、关税与海关欺诈”。  

 

另一重点举措是运用《虚假申报法》(FCA)——这是美国政府打击企业欺诈的主要民事工具,适用于商品误分类、低报价值或隐瞒原产地等行为。  

 

政府可自行提起诉讼,私人举报人也可代表政府起诉;若诉讼成功,举报人可获得15%-30%的赔偿款。  

 

接受《全球贸易评论》采访的律师一致认为,司法部可能聚焦三类海关欺诈:商品误分类、低报价值、隐瞒原产地。  

 

霍根·洛维尔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约书亚·库兰(Joshua Kurland)向《全球贸易评论》表示,过去几个月,律所收到大量关税咨询请求。  

 

“在此环境下,企业(无论是进口商还是主要与进口商合作的企业)了解自身供应链至关重要。”  

 

“若企业未采取适当、合理的审慎措施,或已收到足以质疑供应商信息的线索,仅以‘供应商如此告知’为由辩解是不够的。”  

 

尽管司法部运用《虚假申报法》并非新举措,但过去两年相关案件数量显著上升。吉布森·邓恩律师事务所(Gibson Dunn)的简报显示,2011年以来已解决超40起《虚假申报法》案件,其中近半数发生在2023年之后。  

 

该律所表示,这些案件让司法部积累了运用该法律打击海关欺诈的经验,未来可能更多介入此类案件。  

 

随着关税规则持续变化,库兰建议企业关注供应商合作条款。“企业需明确协商关税承担方,以及关税制度变化的风险与收益归属。”  

 

“企业应避免陷入模糊地带,否则可能引发高昂且分散精力的纠纷。”他补充道。  

 

高额激励

 

对海关欺诈的重点打击,也为个人举报人提供了丰厚激励。  

 

近期(7月16日),美国政府提起诉讼,指控南卡罗来纳州企业Global Office Furniture低报从中国进口的办公椅价值,并试图销毁证据。  

 

诉讼称,该家具公司采用“双重开票”手段:供应商开具两份发票,一份显示低价(用于报关),另一份显示真实价格,帮助进口商减少关税支出。  

 

夸尔斯律师事务所(Quarles)合伙人安德烈·菲比希(Andre Fiebig)解释,随着关税变化,通过双重开票低报商品价值以规避高关税,是海关领域的常见做法。  

 

“Global Office Furniture案的特别之处在于,举报者是该公司的办公室经理——他向政府揭发了公司行为。”菲比希说。  

 

由于实施海关欺诈需依赖员工执行,企业因此面临举报人风险。  

 

“一旦涉及员工,就必须终身雇佣他们——否则一旦解雇,他们会找谁?会找律师,会向司法部举报,从你那里获得更多赔偿。政府很清楚这一点。”菲比希说。  

 

另一起双重开票案件涉及服装企业Barco Uniforms——最初由该公司前产品商业化总监举报。  

 

美国政府在4月提交的起诉书中称,Barco通过双重开票“低报进口服装价值,以规避或减少关税支付”,违反《虚假申报法》。  

 

“情况是,企业在海关流程中动了歪心思,而美国政府已察觉。司法部正加大打击力度,因为关税越高,企业动歪心思的动力越强——毕竟能省很多钱。”菲比希说。  

 

库兰补充道,双重开票等问题属于“红色警报信号”。  

 

“若企业发现供应商存在此类行为,应引起警惕——这些也是美国当局判断企业是否采取合理审慎措施时会关注的要点。”  

 

商品误报案件也在打击范围内。上周(8月19日),得克萨斯州台面与橱柜供应商Allied Stone同意支付1240万美元,以和解“违反《虚假申报法》、逃避中国进口石英石产品关税”的指控。  

 

美国政府称,Allied Stone将进口石英石产品谎报为大理石等关税更低的材质。  

 

最初的举报人将获得约220万美元赔偿。  

 

本月初,《全球贸易评论》报道,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近期就“Island Industries诉Sigma Corporation”案作出裁决,维持对Sigma公司2600万美元的判决。  

 

管道配件制造商Island Industries于2017年依据《虚假申报法》起诉竞争对手Sigma,指控其在海关表格中虚假申报,以逃避中国进口商品的反倾销税。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