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亚欧航线现货运价几乎每日都在“打折”,该航线上的货运买家担心,一场新的运价战或许已全面打响。
本周早些时候,《劳氏日报》报道称,尽管亚欧航线(亚洲-北欧、亚洲-地中海)实际上已减少了约50万标准箱(TEU)的计划运力,但近三个月来,现货运价持续下跌。Alphaliner计算得出,要完全满足31条亚欧航线的运力需求,需要461艘船,但目前仅部署了425艘,由此得出结论:“这显然表明一些主要承运商之间正在展开运价战。”
一位欧洲货运代理告诉《劳氏日报》:“看起来运价战已经打响,我们现在每天都会收到更新后的更低运价通知,到目前为止,停航和船舶调整对运价下跌几乎没有起到任何遏制作用。”
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WCI)显示,上海-鹿特丹航线的运价较上周下降了11%,自一年多以来首次跌破2000美元/FEU的大关,最终为1910美元/FEU。
上海 - 热那亚航线的运价较上周下降了9%,降至2131美元/FEU。
Xeneta数据显示,自9月初以来,运往北欧的平均现货运价下降了22.5%,同期运往地中海的运价下降了14%。
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Peter Sand)表示:“与地中海航线相比,北欧航线的平均现货运价下降幅度要大得多,但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周可能会发生变化。到本月底,运往地中海的滚动周平均运力预计将增至20.8万标准箱,而运往北欧的运力将保持相对稳定。这可能导致地中海航线的现货运价下跌速度加快,与北欧航线的运价差距缩小。”他补充道。
不过,有消息人士也表示,在国庆黄金周后的淡季之后,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增长。
该货运代理补充道:“我们预计[运价下跌]在国庆黄金周后仍将持续,但我不认为这种跌势会持续到年底,我预计会出现反弹,而且我们预计年底前某个时候需求会回升。”
与此同时,近期跨太平洋航线现货运价的涨势似乎已消失殆尽,月中旬,各承运商提价1000至3000美元/FEU,但对运价影响甚微。
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显示,上海-洛杉矶航线的运价较上周下降了4%,降至2561美元/FEU,而上海-纽约航线的运价下降了5%,降至3571美元/FEU。
然而,在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中,跨太平洋航线的跌幅要大得多,这表明下周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可能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跌,因为该指数通常比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滞后几天。
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上海至美国西海岸基本港航线的运价较上周下降了31%,降至1636美元/FEU,而上海至美国东海岸基本港航线的运价下降了23%,降至2557美元/FEU,这两条航线的运价跌幅基本抹去了9月前半个月的涨幅。
不过,略有不同的是,Xeneta运价指数(XSI)显示,过去一周跨太平洋航线的平均运价保持稳定,而Freightos旗下的FBX指数显示,两条跨太平洋航线的运价均有小幅上涨。
“9月初跨太平洋航线现货运价大幅飙升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而且月中旬我们又看到运价再次上涨。当大家都预期运价会进一步下跌时,不禁会问,究竟是什么推动了此次涨价。如果货主们愿意识破承运商的虚张声势,那么月中旬的涨价很快就会消失,本月剩余时间的现货运价将继续下跌。”他说道。
本文由催全球Harry转自吾爱航运网公众号,其综合整理自JCtrans杰西圈,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