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存款人与崩塌的机构:孟加拉国九家非银金融机构走向清算

在孟加拉国的金融版图上,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在酝酿。九家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即将被清算,这不仅是该国金融史上的首次,也让成千上万存款人的命运悬而未决。监管层的决定,意在“保护存款人利益”,却也暴露出行业长期积弊与监管缺位。
这九家机构分别是:FAS Finance、Bangladesh Industrial Finance Company、Premier Leasing、Fareast Finance、GSP Finance、Prime Finance、Aviva Finance、People’s Leasing 和 International Leasing。根据孟加拉国央行的数据,截至去年底,这些机构合计占据了全行业高达52%的不良贷款,拖欠规模触目惊心。
央行行长曼苏尔直言,政府已原则同意清算,程序将依据2023年颁布的《金融公司法》进行。央行将在获得政府批准后,向高等法院申请对相关机构实施清算,由指定清算人依法处置。清算的首要目标,是优先偿付存款人的资金。然而,尽管官方口径强调保护存款人,现实却远比表面更残酷。
64岁的退休职员卡利勒·艾哈迈德·汗就是典型案例。他在Aviva Finance存入的230万塔卡(Tk 23 lakh)定期存款,今年初到期后,仅收回不足90万塔卡。高血压与糖尿病让他急需医疗支出,却眼睁睁看着余款遥遥无期。和他一样,成千上万的普通储户正奔走在求偿的无尽路途上。
央行数据显示,涉事九家机构共欠下1537亿塔卡存款,其中3525亿塔卡来自个人,余下1184.5亿塔卡来自银行与企业。受损最重的是People’s Leasing,个人存款被卡住140.5亿塔卡,其次是Aviva Finance的80.9亿塔卡,International Leasing的64.5亿塔卡,以及Prime Finance和FAS Finance的数十亿不等。值得注意的是,自危机爆发以来,已有至少35名存款人因迟迟拿不到救命钱而在等待中去世。
对于多数中小存款人而言,这不仅仅是资产缩水,更是生活的断供。许多退休者依赖利息维持日常开支、子女教育甚至基本医疗,如今陷入绝境。存款人已走上街头,在达卡新闻俱乐部召开记者会,公开要求偿还储蓄。
事实上,这场危机并非突如其来。早在今年1月,央行就将20家财务状况恶化的NBFI列入“红色名单”,要求限期说明为何不应被吊销牌照。其中,九家因回应不力被列入清算首批对象。业内人士早已警告,非银金融领域多年积弊丛生,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监管真空和利益输送普遍存在。央行对银行监管严格,却对非银机构的审查长期宽松,使其逐步沦为风险温床。
截至今年3月,35家NBFI的不良贷款总额已飙升至2718.9亿塔卡,占其贷款余额的35%以上,远高于银行体系水平。流动性困境使其融资渠道全面受阻,银行停止放贷,储户纷纷抽逃,行业信任度急剧下滑。正如Midas Finance的总经理穆斯塔菲祖尔·拉赫曼所言:“央行清算决定虽有其合理性,但让整个行业都陷入信任危机。如今我们几乎无法再从存款人、银行或自有回收获得资金支持。”
更具警示意义的是,行业自救能力几近枯竭。即便少数经营相对稳健的机构,如今也被波及,面临信任坍塌的连锁反应。前孟加拉国银行家协会主席阿尼斯·A·汗直言,大多数非银金融机构已深陷泥潭,必须通过对话与系统性改革,才能避免全行业雪崩。
监管者的两难正在于此。一方面,清算确为保护存款人的最后手段;另一方面,如果缺乏透明、可执行的偿付方案,清算可能让金融体系信誉遭受更大打击。央行迄今尚未明确存款人资金如何返还,程序和保障机制依旧模糊,这也加剧了恐慌。
九家NBFI走向清算,标志着孟加拉国金融体系的一次拐点。它不仅考验央行的执法与善后能力,更折射出非银金融监管的结构性缺陷。对于金融体系而言,信任比资本更脆弱,一旦信任坍塌,重建之路将漫长而艰难。
未来,清算程序能否兼顾效率与公平,存款人能否拿回辛苦积蓄,监管层能否在维护金融稳定与行业重塑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孟加拉国这样一个依赖金融深化以支撑经济增长的国家而言,这场危机既是警钟,也是契机——唯有补齐制度短板,强化监管与透明,方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注:根据Thedailystar.net网站2025/8/22文章(原文作者:Md Mehedi Hasan
;原文标题:9 NBFIs staring at liquidation)以及同一网站同一作者2025/9/21文章(原文标题:NBFI crisis locks up depositors’ savings:Nine non-banks set for liquidation owe Tk 15,370cr to savers)整理。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