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企业破产和债务违约率上升是经济面临的又一不利因素

企业破产和债务违约率上升是经济面临的又一不利因素

风险预警
2023-10-16

BusinessInside网站2023年10月8日报道(作者Jennifer Sor):专家警告说,企业破产和债务违约率上升是经济面临的又一不利因素。


  • 专家表示,企业破产和债务违约浪潮可能会动摇经济。

  • Charles Schwab 预计,破产和违约将在未来两个季度的某个时间点达到顶峰。

  • 美国公司破产数量激增可能会助推经济陷入衰退。 


随着高利率对美国公司的打击,可能会出现一波企业违约和破产潮。 


专家警告说,随着高利率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影响,这可能会增加经济衰退的概率。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公司(S&P Global)的数据,截至 8 月底,已有 459 家公司申请破产。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21年和2022年的破产申请总数。

 

全球企业违约刚刚超过 2021 年和 2022 年记录的违约总额——标普全球


不仅是美国。企业债务违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这表明随着各国央行继续对抗通胀,全球利率的上升开始显现出影响。标普全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8 月份全球共有 107 起企业债务违约事件,创下 2009 年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


8 月份,企业债务违约创下 2009 年以来的最高月度纪录——标普全球


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董事兼固定收益策略师Collin Martin估计,与前几年相比,2023 年一些公司的借贷成本将增加一倍或近两倍,对企业资产负债表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 ICE BofA 美国高收益指数,投资级以下公司债券的有效收益率本月已飙升至 9%,这说明公司的成本在不断上升。

[ICE BofA通常指的是洲际交易所(ICE)和美国银行(BofA)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于2019年,旨在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提供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通过ICE BofA,客户可以获得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包括市场数据、交易执行和风险管理工具。这种合作关系突显了技术和数据分析在大宗商品交易行业中的日益重要性。]


与此同时,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五跃升至 4.8% 以上,回到了 16 年来的最高水平之上。 


ICE BofA 美国高收益指数显示,有效收益率徘徊在 9% 左右——美联储


"当企业管理其资产负债表并寻求发行债务或再融资时,他们不得不发行收益率比过去几年高得多的债务,这对他们的收益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必须支付更多的利息,在收入已经放缓的情况下,这会影响他们的企业利润,"Martin说。


他说,这对所谓的 "僵尸企业 "尤其困难,因为这些企业手头没有现金偿还债务。在超低利率环境下,借贷成本接近于零,企业可以相对轻松地不断展期和再融资,许多僵尸企业因此得以生存。 


但在高利率体制下,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似乎至少在很小程度上造成了企业部门的困境。 


根据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的数据,到今年年底,高收益债券的违约率预计将达到 4.5%-5%,是 2021 年所有高收益债券发行商 0.7%违约率的六倍多。


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Martin说,进入 2024 年,美国的破产和债务违约总数可能会激增。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估计,到 2024 年第一季度末,美国的违约和破产可能会达到顶峰。


从现在起到那时,企业违约和破产的增加将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不利因素更多。陷入破产困境或背负沉重债务负担的企业,在努力恢复财务健康的同时,可能会裁员。这也不利于资产价格,特别是高收益债券和银行贷款的价格,这也会给股票价格带来痛苦。 


"如果公司陷入困境,这对股价来说应该是个负面影响。如果你是投资者,而你的资产正在减少,那么财富减少效应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消费习惯。在亏损和支出减少的双重作用下......这可能会导致经济放缓,"Martin补充道。


经济可能很快放缓的其他迹象也开始涌现。消费者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病期间积攒的多余储蓄正在耗尽,学生贷款的重新开始将对支出造成压力,而债券收益率的飙升也将提高整个经济的借贷成本。 


与此同时,收益率曲线--债券市场臭名昭著的经济衰退指标--已经开始下行,市场专家称,这在历史上是经济衰退可能在短期内到来的信号。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测评催收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