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克服挑战、稳步前行,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外贸领域,进出口整体保持增长,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持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支撑外贸稳定增长的三方面因素
一是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3年,各地方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贸促稳提质的相关工作部署,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拿出了一些硬招实招。海关也就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等,采取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具体支持措施。各种政策落地见效,红利持续释放,有力稳住了外贸基本盘,激发了新动能。
二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我们拥有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2023年,我们进口了超过5万亿元的大宗商品、近3万亿元的电子元件和近2万亿元的消费品,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我国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国出口了23.51万亿元的制造业产品,前面发布时我讲到,我们整个出口就是23.77万亿元,制造业产品就达到了23.51万亿元。小到大家出门经常带在身边的“充电宝”,大到绿色出行所用的电动汽车,我们都能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国潮热”也扬帆出海,着实圈粉了不少国外消费者。
三是每一个外贸经营主体的辛勤努力。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到64.5万家,创历史新高。应对国际需求变化,广大外贸经营主体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积极拓市场、抓订单,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进出口整体增长、好于预期
虽然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但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
先看出口。出口增速相比前几年有所放缓。但要看到出口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更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根据WTO最新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
再看进口。进口值由进口数量和进口价格两方面决定。2023年中国进口值微幅下降,展开来看,进口价格下跌3.1%,进口数量增加2.9%,也就是说,2023年进口值的下降是受商品价格水平下行影响,我国进口数量还是增加的,也反映了我国生产持续回升、消费需求旺盛。
2023年,中国进口超过5万亿元的大宗商品、近3万亿元的电子元件和近2万亿元的消费品,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
外贸领域,进出口整体保持增长,持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中国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有信心推动外贸继续向好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扩大至22个,合计进出口7.67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8.4%;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入推进,年度进出口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随着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新平台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成为2023年进出口数据中的又一抹亮色。
展望2024年,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多家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整体上不如疫情前,但中国外贸优势仍在。近期,海关总署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4的企业预计今年进出口持平或增长。
本文转自北京贸促,由其事务中心综合整理自央视网 、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