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能否扩大易货贸易规模以规避制裁?

Gtreview网站2024年8月21日文章:俄罗斯能否扩大易货贸易规模以规避制裁?(作者:Felix Thompson)
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正在酝酿使用易货贸易系统来缓解美国制裁造成的支付瓶颈,但专家警告说,俄罗斯企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交易风险。
上个月,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在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会晤时 “强调了克服金融和其他银行问题的必要性”,并建议双方扩大易货贸易。
巴基斯坦新闻和广播部 7 月 3 日的一份声明显示,谢里夫回顾了巴基斯坦和苏联历史上如何交换机械、纺织品和皮革等商品,并敦促两国 “加强 ”近 10 亿美元的总体贸易额。
最近几周,路透社报道称,莫斯科正在制定易货贸易法规,俄罗斯和中国公司最早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易货贸易--首先是农产品。
易货贸易在 20 世纪 90 年代很流行,直到俄罗斯银行被纳入全球金融体系。莫斯科重新关注易货贸易,正值俄罗斯出口商和进口商的支付困难加剧,他们正在与 2023 年底首次实施的美国二级制裁的影响作斗争。
由于担心失去进入美元体系的机会,许多在乌克兰入侵后继续为俄罗斯贸易提供融资的外国贷款人,特别是中国的贷款人,已经停止为俄罗斯的进出口提供便利。
专家们认为,俄罗斯可能会寻求利用易货贸易来获取其对乌克兰战争所需的产品,而中国政府则可能会利用这种安排来获取石油和粮食等自然资源。
里德-史密斯律师事务所(Reed Smith)合伙人詹姆斯-威尔恩(James Willn)告诉 GTR:“让我们走到这一步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的银行总体上不愿意接受与俄罗斯贸易相关的付款。”
他指出,受美国二次制裁的影响,俄罗斯企业收付款的渠道 “变得稀少”,因此与中国达成 “货换货 ”安排 “并不罕见”。
“中国是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原油和石油产品。这是很容易的贸易"。
霍金路伟(Hogan Lovells)国际咨询公司国际贸易与投资业务联合总监阿贾伊-昆塔穆克卡拉(Ajay Kuntamukkala)说,“俄罗斯想要的是机械、电子、战争机器所需的产品”。
“我认为,[易货贸易]不仅适用于国有实体,俄罗斯的私营企业也会对此感兴趣"。
自 2022 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蓬勃发展,去年激增超过 26%,达到创纪录的 2400 亿美元。俄罗斯还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北京最大的原油来源国。
Willn 说,俄罗斯可能会寻求与中国以外的国家的国有实体进行易货贸易,这些国家 “并不担心西方制裁的影响”。
“我想到了伊朗和朝鲜这样的国家,因为它们无论如何都受到美国的严厉制裁,而朝鲜和中国一样,都是石油净进口国"。
潜在规模?
俄罗斯酝酿中的易货贸易系统的潜在规模,及其作为制裁破坏工具的功效,仍是个问号。
威尔恩(Willn)认为,相对于商业实体,易货贸易对国有企业 “可能更有效”。
Kuntamukkala 指出,在私营企业参与易货贸易之前,俄罗斯必须制定一个复杂的监管框架,其中可能包括进口税的征收、印花税的估价和争端处理程序。
但他表示,俄罗斯进出口商可能会遇到各种 “实际困难”。
Kuntamukkala 告诉 GTR:"也许在这里或那里可以进行交易。但私营部门采用易货贸易的想法,我持怀疑态度。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国家赞助的交易,然后鼓励公司参与此类贸易。但我不认为它会很快推广开来。"
同时,如果出现不交货或不付款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货物估价或风险分配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一方出售物品,另一方获得货币作为回报,有一整套贸易融资系统来实现交易,无论是信用证还是其他形式的融资。有一种方法可以降低不付款的风险"。
为了规避美国的二级制裁,俄罗斯公司越来越多地寻求新的支付方式。加密货币和稳定币也被用于跨境贸易支付结算。
然而,俄罗斯中央银行在 5 月份表示,美国的二级制裁正在对当地企业造成影响,迫使 “来自友好国家的交易对手降低风险”。
央行表示:"更加复杂的供应链和支付方案正在使进口变得更加昂贵,增加了投入成本,扰乱了供应,从而降低了俄罗斯企业产品的利润率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