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5次金融危机

Britannica网站2024年11月文章: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5次金融危机。(作者:Peter Bondarenko)
我们中的许多人仍然记得,2006 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给美国和全世界造成严重破坏的金融危机。不幸的是,金融危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往往会给受影响的经济体带来经济海啸。下面将简要介绍现代最具破坏性的五次金融危机。
1772 年的信贷危机
这场危机起源于伦敦,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地区。17 世纪 60 年代中期,大英帝国通过殖民地和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造成了一种过度乐观的氛围,许多英国银行在此期间迅速扩张信贷。1772 年 6 月 8 日,英国尼尔、詹姆斯、福地斯和唐恩银行的合伙人之一亚历山大-福地斯为逃避债务逃往法国,这一热潮戛然而止。消息迅速传开,在英国引发了银行业恐慌,债权人开始在英国银行门前排起长队,要求立即提取现金。随之而来的危机迅速蔓延到苏格兰、荷兰、欧洲其他地区和英属美洲殖民地。历史学家称,这场危机的经济影响是波士顿倾茶抗议和美国革命的主要促成因素之一。
1929-39 年的大萧条
这是 20 世纪最严重的金融和经济灾难。许多人认为,大萧条是由 1929 年华尔街崩盘引发的,后来又因美国政府的错误决策而加剧。大萧条持续了近 10 年,造成了大量收入损失、创纪录的失业率和产出损失,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在美国,1933 年危机高峰期的失业率几乎达到 25%。
1973 年欧佩克石油价格冲击
这场危机始于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主要由阿拉伯国家组成--决定报复美国,以回应美国在第四次阿以战争期间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供应。欧佩克国家宣布石油禁运,突然停止向美国及其盟国出口石油。这造成了严重的石油短缺和油价飙升,并引发了美国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危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出现了极高的通货膨胀(由能源价格飙升引发)和经济停滞(由于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学家将这一时期命名为 “滞胀 ”时期(停滞加通胀),产出恢复和通胀下降到危机前水平需要数年时间。
1997 年亚洲危机
这场危机起源于 1997 年的泰国,并迅速蔓延到东亚其他国家及其贸易伙伴。从发达国家流向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韩国(当时被称为 “亚洲四小龙”)等东亚经济体的投机资本,引发了一个乐观主义时代,导致这些经济体信贷过度扩张和债务积累过多。1997 年 7 月,泰国政府以缺乏外汇资源为由,不得不放弃长期以来维持的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这在整个亚洲金融市场掀起了恐慌浪潮,并迅速导致数十亿美元的外国投资普遍倒闭。随着恐慌在市场上蔓延,投资者对东亚各国政府可能破产越来越警惕,对全球金融崩溃的担忧开始蔓延。多年后,一切才恢复正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介入,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经济体制定一揽子救助计划,帮助这些国家避免违约。
2007-08 年金融危机
这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大衰退,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场危机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崩溃引发,导致雷曼兄弟公司(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倒闭,许多重要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濒临倒闭,需要政府提供前所未有的救助。经过近十年的时间,一切才恢复正常,数百万个工作岗位和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也随之消失。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