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威科先行,作者:孔琪、徐香芝,大成律师事务所)
* 本文为威科先行独家文章。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大背景下,东盟投资却呈逆势增长,也因此成为备受中国投资者青睐的“热土”。东盟各国虽商业机会多,但潜在投资障碍和风险也仍存在,其中也包括劳动用工风险。中资企业出海东盟各国时,须密切关注并遵守当地劳动用工规范。
考虑到东南亚各国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各不相同,给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依据我们长期服务跨国公司的经验,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劳动用工实务问题,以Q&A的形式,为投资者、相关从业者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合规经营。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印度尼西亚的劳动用工政策,我们整理了常见的实务操作问题,并以Q&A形式提供详细解答,希望能为企业在印度尼西亚的顺利运营提供实用指导。
-
劳动法(第13/2003号法律)Labour Law (Law NO.13 of 2003)
-
社会保障法(第24/2011号法律)Social Security Law (Law NO.24 of 2011)
-
工会法(第21/2000号法律)Union Law (Law NO.21 of 2000)
-
外籍劳工使用规定(第20/2018号总统条例)Regulation on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Workers (Presidential Regulation NO.20 of 2018)
-
创造就业综合法案(第11/2020号法律)Omnibus Law on Job Creation(Law No.11 of 2020)
-
劳资关系纠纷解决法(第2/2004号法律)Settlemen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Disputes Law(Law No. 2 of 2004)
-
第35号政府条例(2021)Government Regulation No. 35
-
个人数据保护法(第27/2022号法律)PDP Law(Law No. 27 of 2022)
Q2. 雇主与雇员如何订立雇佣合同?雇佣合同的订立形式是否有要求?
雇主与雇员签订雇佣合同,内容包括工作条件、双方权利和义务等,由此雇佣关系形成。根据印尼法律规定,雇主通过支付工资或其他形式的报酬雇用员工,雇主可以是自然人。
原则上,雇佣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鉴于社会条件的多样性,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是,固定期限雇佣合同只能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应当使用印尼语,若以印尼语和外语订立,那么两者出现解释上的差异时,以印尼语为准。同时,若以口头形式订立无固定期限雇佣合同,雇主应当出具聘书,至少包括
因此,为了避免实践中出现劳动争议,建议雇主采用书面形式。
Q3. 雇主在哪些合法情形下可以单方解除雇佣合同?合法解除情形下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解除雇佣合同是否需要通知?通知的期限如何规定?如若雇主违法解除,那么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般情况下,雇主应当与工会/劳工组织(如有)或雇员协商解除雇佣合同。如果无法协商达成一致,雇主应向劳资关系争议解决机构提交书面解除雇佣决定申请,并附上解除雇佣关系的理由。只有在获得劳资关系争端解决机构的批准后,雇主才能解除与雇员的雇佣关系。在劳资关系争端解决机构批准之前,雇主和雇员必须继续履行各自的义务。但雇主可以对相应雇员采取停职措施,但仍支付工资及其他雇员通常享有的权利。若未经批准即违法解除雇佣关系,认定无效,雇佣关系继续履行。
(1)雇主给予连续三次书面警告后,雇员仍违反劳动合同、公司规章或集体劳动合同;
(2)雇员连续无正当理由缺勤5个工作日或以上,且未提供书面说明和有效证据;
(5)在工作场所醉酒、饮酒、使用和/或分发毒品、精神药物和其他上瘾物质;
(9)因疏忽或故意破坏或使公司财产处于危险状态,给公司造成损失;
(10)因疏忽或故意使同事或雇主处于工作场所的危险状态;
(11)泄露或公开公司应保密的商业秘密,除非是为了国家利益;
(12)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其他可能被判处五年或以上监禁的行为;等,
关于通知期。雇主应当至少提前14个工作日书面通知解除雇佣关系,对于试用期雇员,至少提前7个工作日。较于中国的劳动法规定,印尼并不能随意的适用代通知金。
雇主单方解除雇佣合同时,一般情况下,雇主应当支付遣散费、服务期奖金以及可能享有的权利补偿金。根据不同的解除情形,将在下述计算基数上适用一倍或两倍的费率。举例来说,在公司存在变更、合并、重组的情况下,若雇主不愿意雇佣员工,遣散费按两倍计算;若员工不愿意维持劳动关系的,遣散费是按一倍计算的。
1、遣散费:雇员每工作一年计1个月工资作为遣散费,累计发放遣散费不超过9个月工资。工作期限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4)雇佣合同、公司规章(如有)或集体雇佣合同中规定的其他事项。
此外,关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雇主非因法定情形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即违法解除,应当向雇员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相当于合同剩余期限内的工资总额。
获得工资是雇员的权利,工资由雇主支付,雇员以货币形式接收,作为雇员的报酬。该工资根据雇佣合同或法律法规确定并支付,包括雇员及其家庭的津贴,作为对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工作补偿。
政府根据生活需要和考虑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包括基于省份或县/市的地区最低工资及基于省份或县/市地区的行业最低工资。雅加达2024年的每月最低工资为5,067,381卢比。而雅加达以外的地区,最低工资通常较低。小微企业通常不受最低标准的限制。
雇主与雇员或工会之间的薪酬协议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协议的薪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该协议将自动无效,雇主必须按照法律法规支付雇员的工资。
雇主安排加班须取得雇员的同意,随着法律的修订,雇员每天加班延长至不得超过4小时,每周加班累计不得超过18小时。雇主若安排雇员加班超过规定时间,应当支付加班费:
2、关于5天工作制及每周40小时的雇员,若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
Q7. 雇佣合同期限有哪些种类?是否存在无固定期限雇佣合同?
雇佣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雇佣合同或者无固定期限雇佣合同。固定期限雇佣合同的适用应当满足以下情形:
(1)固定期限雇佣合同仅可用于特定的工作,这些工作根据其种类和性质将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具体包括:
与新产品、新活动或正在试验或探索阶段的附加产品相关的工作。
(3)固定期限雇佣合同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延期或续签,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若所执行的工作尚未完成,那么雇主与雇员可以协商延长合同期限,但合同及其延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
(4)若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固定期限雇佣合同情形的,将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雇佣合同。
Q8. 关于外籍雇员有什么特殊规定或注意事项?外籍雇员的工作签证如何办理?
由于印尼对本国雇员保护极为严格,对外籍雇员的使用比较苛刻,除高级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人员之外,如若本国雇员可以满足岗位需求,均不允许使用外籍雇员。因此,雇主与外籍雇员形成雇佣关系时,应当注意:
(1)一般情况下,雇主雇佣外籍雇员时应当有由中央政府批准的外籍劳工使用计划,但对于根据法律规定持有股份的董事会成员或监事会成员,因紧急状态、灾害而需要的外籍劳动力等并不作要求;
(2)外籍雇员只能在特定职位(如不得担任人事管理职位)和特定时间工作,并且必须具备与所担任职位相匹配的能力;
(3)为了转移技术和专业知识,雇主应当指定印尼籍雇员作为外籍雇员的助手,同时为印尼籍雇员提供与职位相符的教育与工作培训,但外籍雇员担任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除外;
每位外籍雇员必须持有工作签证,由雇主或外籍雇员本人向指定的移民官员提出申请。申请时必须附有相关部门颁发的通知书和支付证明。国外的印度尼西亚代表处的移民官员在收到完整的申请后,将及时颁发工作签证。另外,工作签证的申请也可以作为有限居留许可的申请。
Q9. 雇主应当如何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关于病假、产假、年休假等如何处理?
雇主必须给予雇员休息休假时间,休息和休假时间包括:
(1)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至少在连续工作4小时后休息至少半小时,且该休息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间;
(2)每周休息时间:对于一周工作6天的员工,至少休息1天;对于一周工作5天的员工,至少休息2天;
(3)年休假:员工在连续工作12个月后,至少享有12个工作日的年假;
(4)长期休假:特定员工享有长期休假至少2个月,分别在连续工作6年的第7年和第8年各休1个月,且该员工在这2年周期内不再享有年休假,之后每工作6年享有一次长期休假。
-
女雇员有权在分娩前1.5个月和分娩后1.5个月内根据相关医生建议的时间获得产假。
-
经历流产的女雇员有权获得1.5个月的产假,或根据相关医生的证明获得相应产假。
(6)病假:参考Q6的病假工资规定,具体实践中雇主往往在劳动合同、公司规章或集体劳动合同中有所规定。
(2)如果女雇员需要哺乳婴儿的,企业有义务为其提供机会。
(3)女雇员怀孕、分娩、流产或哺乳的,禁止雇主解除劳动关系,除非有法定理由。
(4)雇主不得要求未满18岁的女雇员、可能造成危险的怀孕女雇员在晚上23:00至早上07:00工作。如果要求其他女雇员在该时间段工作的,应当提供食物、饮料、接送服务等。
(1)在劳动关系中,工会应当维持生产秩序,民主表达诉求,为企业进步和成员及其家庭的福祉而奋斗;
(6)工会可以成立机构或开展与提高雇员福利相关的活动,包括努力建立合作社、基金会或其他形式的商业活动;
(7)开展其他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人力资源或就业相关活动等。
Q12. 如果雇主与雇员发生劳动争议,应如何处理?
-
双方谈判:应当优先选择双方谈判,谈判开始后30日应当达成双方和解,否则视为谈判失败;
-
调解/和解/仲裁:双方谈判失败时,一方或双方可以将争议提交给当地授权的人力资源办公室,并附上已通过双方协商解决争议的证据。如果双方在7个工作日内未选择调解、和解或仲裁方式,那么将自动进入调解。调解应当由负责调解劳资纠纷的政府官员作为调解员,有义务通过书面建议调解纠纷。若选择仲裁方式的,仲裁裁决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并成为最终裁决。
-
劳资关系法院诉讼程序:如果通过调解或和解未能达成协议,那么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特别声明: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威科中国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
原标题:中国企业出海东盟——各国劳动用工指引Q&A(印度尼西亚篇)丨威科先行
本文转自贸法通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