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做俄罗斯外贸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做俄罗斯外贸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干货工具
2025-08-11

深入调研市场

一、消费需求差异  

俄罗斯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消费习惯呈现显著差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核心城市聚集了全国近40%的高收入群体,对高端家电、轻奢品、智能穿戴设备等科技与时尚融合的产品需求旺盛,且消费者更注重品牌调性和售后服务;而西伯利亚、远东等偏远地区,消费者更关注基础生活用品的实用性和价格,如耐用型家电、平价服装、刚需食品等。 

从行业来看,能源领域因设备老化,对高效开采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更新需求年均增长12%;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型收割机、节水灌溉设备的进口量逐年攀升;电商市场年增速保持在25%以上,年轻群体(18-35岁)占网购用户的62%,对智能手机、彩妆护肤品、潮流服饰的线上消费占比超50%。 

调研方式: 

借助俄罗斯本土市场调研机构(如ROMIRFOM)获取区域消费数据报告,涵盖收入分层、购买偏好等;  

分析主流电商平台(WildberriesOzon)的销售榜单和用户评价,捕捉热门品类及产品痛点;  

参加行业展会(如莫斯科消费电子展、圣彼得堡农业技术展),实地观察当地产品陈列和消费者反馈;  

与当地华人商会或侨企合作,获取一线市场动态和消费习惯细节。  

二、竞争态势  

俄罗斯本土企业在部分领域拥有天然优势:食品加工、重型机械等行业依托本土资源和政策倾斜,品牌忠诚度达60%以上;本土电商平台(如Wildberries)通过本地化服务(货到付款、快速退换)占据近70%市场份额。 

国际竞争层面,欧美企业在航空航天设备、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领域仍保持技术壁垒,但其市场份额因地缘因素有所收缩;亚洲企业中,土耳其在纺织服装领域以性价比抢占中低端市场,中国则在机电产品、消费电子等领域凭借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但面临越南、印度等国的价格竞争。 

调研方式: 

查阅俄罗斯联邦海关署的进口数据,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产品结构;  

研究本土及国际品牌的官网、社交媒体账号,拆解其定价策略和营销卖点;  

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竞品分析,包括质量对标、渠道布局、售后服务等;  

走访当地批发市场和零售终端,观察不同国家产品的陈列位置和销售热度。

掌握政策法规

一、进口管制政策 

俄罗斯对进口商品实行分类管制,核心在于配额与许可证制度的双重约束。 

配额管理:食用酒精、伏特加酒、肉类(如牛肉、猪肉)、部分乳制品(奶酪、黄油)等商品需通过配额限制进口,配额分配采用“招标+拍卖”模式。

例如2025年俄罗斯肉类进口配额中,通过招标分配的比例占60%,企业需提交生产资质、供货能力证明等材料参与竞标,未获得配额的商品将被禁止入境。

这导致某肉类出口企业因未中标配额,价值200万美元的货物滞留边境,产生高额仓储费。  

许可证管理:化学杀虫剂、工业废料、密码破译设备、武器弹药等被列为“敏感商品”,许可证申请需经过俄联邦工业和贸易部、海关署等多部门审批,流程长达3-6个月,且审批通过率不足50%。  

标识与认证强制要求:所有进口商品必须附带俄文说明书,未标注的将被视为“不合格品”;

酒类需粘贴包含生产批次、保质期的防伪标签,计算机设备需加装俄联邦安全局认可的统计信息条;

食品、动植物产品需通过GOST认证或EAC认证,某水果出口企业因未完成植物检疫认证,整柜柑橘在莫斯科海关被退回,往返运费损失达80万元。  

二、关税政策

俄罗斯关税税率因商品种类、原产地及双边协定呈现显著差异,企业需精准核算成本。 

计征方式:分为从价税(按商品价值百分比征收,如服装类税率10%-20%)、从量税(按数量/重量征收,如啤酒每升征收0.5欧元)、复合税(两者结合,如汽车类征收5%从价税+每辆1000欧元从量税)。  

优惠政策:中俄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覆盖机械、电子等多类产品,部分商品关税降至0-5%;对参与“远东开发”“北极项目”等优先投资项目的企业,其进口设备可享受关税减免,某风电设备企业借此节省关税成本约300万元。

但需注意,关税政策每年可能调整,2025年俄罗斯对部分电子元件关税从10%上调至15%,直接影响相关企业报价策略。  

三、贸易禁令与限制  

俄罗斯因国际局势对部分国家和商品实施进口禁令,且范围可能动态扩大。 

进口禁令:目前仍对原产于美国、欧盟的部分食品(如牛肉、水果、乳制品)实施进口禁令,替代国商品(如中国、土耳其食品)虽迎来机遇,但需警惕“禁令突然解除”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  

出口限制联动影响:俄罗斯对能源、稀有金属等商品的出口限制,可能间接影响进口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

例如某汽车制造商依赖俄罗斯出口的钯金(用于汽车催化器),因俄方限制出口导致原料短缺,不得不调整对俄出口计划。

契合产品标准

一、认证体系  

俄罗斯及欧亚经济联盟的认证体系具有强制性,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认证类型。 

GOST-R认证:针对仅在俄罗斯境内销售的产品,覆盖食品、纺织品、玩具等大部分消费品。

以食品为例,认证流程包括提交生产许可证、成分检测报告、生产工艺流程等材料,经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Rospotrebnadzor)审核后,进行抽样检测(约15-20个工作日),整体周期约2-3个月,费用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在5000-20000美元不等。  

EAC认证:适用于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5国)市场,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需强制认证。 

以机电产品为例,需通过电磁兼容性(EMC)、安全性测试,提交技术文档(含俄文翻译版),由联盟认可的认证机构审核,周期约3-4个月,且需每年进行监督审核。  

不同产品的认证侧重点不同:纺织产品需检测甲醛含量、色牢度;食品需提供过敏原清单和保质期测试报告;电子设备需通过极端温度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 

二、质量与安全标准  

俄罗斯对产品质量的管控贯穿全产业链,标准细致且执行严格。 

食品行业:农药残留限值比欧盟更严格,如菠菜中的毒死蜱残留限值为0.01mg/kg(欧盟为0.05mg/kg);添加剂需在俄联邦规定的正面清单内,某果汁企业因使用未获批的防腐剂,整批货物被销毁,损失超50万美元。  

电子电气产品:需符合安全(如防触电、防火)和电磁兼容(EMC)双重标准,测试项目包括抗雷击、电压波动耐受性等,某手机充电器因未通过电压波动测试,被禁止在俄销售。  

通用要求:所有产品需建立可追溯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运输的记录至少保存5年,俄海关随机抽查时,若无法提供完整追溯文件,将判定为不合格。

本文转自外贸全球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