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日本智库解析:对于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全景

日本智库解析:对于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全景

干货工具
2025-08-22

由日本政府出资设立的贸易促进中介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86日发文,就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出口管制政策的全景进行解析和研判。文章认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基本方向仍“趋严”,同时追求简化”,以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其“趋严”的手段正在从制度修正转向个案处理,包括扩大实体清单(EL)、通过“信函”通知企业及发布产品指引;简化”则主要体现在修订复杂规则,如撤销AI扩散规则。此外,美国还寻求与盟友配合以有效执行出口管制政策包括继续灵活运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并在两党共识下强化政策落地。
 

一、特朗普政府出口管制政策的总体方向:“趋严”基调未变

文章称,20256月英国伦敦举行的经贸磋商中,美国愿意取消对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以换取中国放松稀土出口限制的承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出口管制的方针发生根本性转变。从长期来看,基于美中竞争关系,美国为确保经济安全,其对出口管制基本会朝着“趋严”的方向推进,短期对特定企业或产品的放松管制仅是谈判策略不过,政策执行已从拜登政府时期修订《出口管理条例》EAR),转向通过发送“信函”对企业进行个别通知、按物项公布指导方针等个案处理方式
 

二、特朗普政府出口管制政策的原则:“趋严”与“简化”并行

文章称,特朗普在120就任首日就发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总统备忘录,就出口管制指示相关政府部门研究维持、获得、强化美国技术优势的方法”“识别和排除出口管制漏洞的方法等。虽据此形成的报告细节未公开,但白宫后续公布的摘要明确,需确保尖端技术不流入(所谓)“对手国家”,出口管制应更简单、严格且有效,同时要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优势,强化全球技术领导力。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特朗普第二任期倾向于在尖端技术等重要领域严格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同时也将简化现有政策推动有效执法

 

三、特朗普政府出口管制“趋严”的三大手段

 

 

手段一:扩大实体清单(EL)

 

 

20253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将中国、伊朗等6个国家(地区)82家实体增列“实体清单”之中,其中54家为中国实体。“实体清单”列出了美国政府认定的从事或可能从事损害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行为的机构或个人,向这些实体出口BIS申请许可证,且BIS对许可证申请往往采取“推定拒绝”的方式,实质禁止了相关物项的出口。

文章称,与以往相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会将更多企业增列至EL。美国前商务部官员认为,修改EAR规则较难,而“将更多受出口管制的外国实体列入EL相对简单,因此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频繁采用这一方式。

此外,EL所列实体的子公司、母公司、关联公司也可能被纳入EAR管辖的范围,即适用经济制裁“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DN清单)的“50%穿透规则”。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商务部副部长BIS局长)杰弗里・凯斯勒以及商务部助理部长兰登・海德BIS负责出口管理)均表达了相关意向。举例来说,如果一家中国实体被列入EL,其在海外设立的负责研发或采购的子公司也可能面临美国出口管制,美国企业向其出口相关产品或技术时,同样需要申请许可证,从而将大幅扩大出口管制的覆盖范围。

 

 

手段二:通过“信函”通知实施个别措施

 

 

拜登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主要是修改EAR通常经过发布暂定最终规则(IFR)、听取产业界等意见后制定最终规则(FR)的流程,因此可以通过BIS网站和联邦公告较为容易掌握相关动向。但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除增列EL发布联邦公告涉及华为AI半导体风险警示的相关指导方针外,较难确认关于特定企业或产品出口管制措施的动向

根据EAR的规定,BIS有权在认为特定产品或技术交易存在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担忧时,通过“信函”通知企业需申请许可证,且此类措施不会通过BIS新闻稿或联邦公告予以公示AI半导体、乙烷被纳入出口管制对象,飞机零部件和EDA软件许可证被叫停等,均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BIS在现有规则框架下通过个案判断通知企业的方式

这种信函方式虽不修改EAR规则,但能让特朗普政府根据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情况灵活调整特定企业或产品的出口管制从而成为谈判手段之一。例如,伦敦举行的美中经贸磋商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放松,实则是通过“信函”某些严格的管制措施予以些许放松20257月,英伟达和AMD表示,通过“信函”被严格管控的产品对华出口有望获得许可证。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强调,不会向中国出售这些公司性能最优越的产品,尖端半导体对出口管制的政策“并未改变”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收到“信函”后,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评估业务影响并做出应对。对于一些依赖特定产品进口的企业而言,申请许可证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生产计划受阻、项目延期等问题。而且,由于此类“信函”不对外公开,其他企业难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无法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从而增加了整个行业的运营风险。

 

 

手段三:通过公布指导方针促使企业自律交易

 

 

20255月,BIS撤销拜登政府的AI扩散规则”,同时采取额外措施加强对全球半导体的出口管制

关于一般禁止十(GP10)适用于中国先进集成电路的指导意见提醒业界注意使用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的风险,包括特定的中国芯片,称“这些芯片很可能是在违反美国出口管制的情况下开发或生产的”。根据“一般禁止十”(GP10)的规定,BIS警告使用此类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的企业存在违反美国出口管制的风险,可能导致公司面临BIS的执法行动。该指导意见意味着企业在使用特定国产芯片,需要密切关注清单变化,随时评估自身业务是否合规,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运营复杂性

关于可能适用于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及其他商品的管控的政策声明用于训练AI模型的特定先进计算集成电路等产品,若可能被用于武器禁运国的军事、情报活动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终用途,可能BIS申请许可证。Jetro认为,该声明模糊了产品用途的界定标准,企业在判断产品是否会被用于上述敏感用途时面临较大困难,为避免违规风险,许多企业可能选择主动申请许可证,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关于防止先进计算集成电路被非法转用的业界指导方针》列举了防止先进计算集成电路被非法转用于军事、情报活动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终用途的危险信号、尽职调查(DD)及最佳实践案例。Jetro认为,该指导方针虽然提供了一些参考案例,但不同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企业在借鉴这些案例进行自我审查时,难以准确把握尺度,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

文章援引美国商务部前官员的话称,这些指导方针并非明确法律或规则在实际执行中会给企业带来应对判断上的混乱。一般禁止禁止在知晓可能违反EAR的情况下进行出口等活动,不仅包括积极知晓,也包括认识到存在高风险性的情况。因此,即使企业认为无需申请许可证,但一旦违反EAR被发现,将“无从辩解”与此同时,上述指导方针可能是为特朗普政府未来修改相关出口管制规则做准备。

 

四、“简化”措施:修改现有复杂的规则

文章认为,拜登政府采取小院高墙(smallyardhighfence”的方式,严格保护尖端半导体等重要技术,多次修改出口管制相关政策规则,但遭到半导体业界团体和美国一些智库的批判,认为其对产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且院子范围扩大,墙壁千疮百孔

20255月,特朗普政府表明撤销AI扩散规则并发布替代规则的意向,此举被认为是简化现有出口管理规则AI扩散规则规定了先进计算集成电路的出口管制要求及不同国家/地区的许可证申请差异。特朗普第二任政府下的BIS称该规则阻碍美国创新,给企业带来过度的规则负担。现任BIS局长凯斯勒也批判该规则是过度规则,存在对部分国家的恣意区别对待。

文章称,从实际影响来看,AI扩散规则使得企业在出口相关产品时,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复杂规定进行申请,增加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例如,一家美国企业向不同国家的客户出口同一款AI半导体产品,可能需要针对每个国家的特殊规定准备不同的申请材料,进行不同流程的申请,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特朗普政府撤销该规则并试图制定替代规则,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出口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灵活性,但新规则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仍有待观察

 

五、严格执法的相关动向

 

 

(一)推动盟友的协调行动

 

 

为有效执行出口管制政策,多家已采取与美国类似的做法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总统备忘录就提到“探讨促进外国遵守美国出口管制的执行机制特朗普政府高官发言可以看出打算积极利用EAR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促使同盟和伙伴国企业配合美国出口管制FDPR是一项具有域外效力的出口管制规定,要求使用特定美国技术或软件在境外生产的产品,在出口时必须申请许可证。相关外国企业需对其生产流程进行溯源核查,确认是否使用了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指定的受控美国技术和软件。

BIS局长凯斯勒近期称,日本和荷兰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方面虽与美国有协调进展,但仍不完善,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有充分裁量权积极利用FDPRJetro认为,美国通过这种方式,试图构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出口管理网络,限制特定技术和产品的流向。例如,对于一些使用美国技术的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如果其产品要出口到美国限制的国家或地区,需要按照FDPR的要求申请许可证。这不仅影响了日本企业的出口业务,也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布局和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导致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出现中断或调整。

 

 

(二)国会的反应与政策持续性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的出口管制简化措施遭到部分民主党议员反对。例如,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民主党首席议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就批评称,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AI半导体销售协议可能导致美国尖端技术流入中国

目前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占多数席位国会对特朗普政府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对力度较小。但2026年中期选举若民主党夺回参众两院任一多数席位,可能会通过召开听证会、提出法案等方式制约特朗普政府的相关举措。不过,在强化出口管制执法的必要性上,美国国会两党存在共识,均同意增加BIS在2026财年的预算BIS局长凯斯勒表示,增额部分将用于招聘约200名负责出口违规相关个人逮捕和起诉的特别调查官、将驻外出口管理官(ECO)从12人增至30人、招聘支持BIS活动的专业工程师等。

文章最后称,基于特朗普政府国会在出口管制政策基本方向上的跨党派共识,即便出口管制的执行手段有所变化,未来仍会采取更严格的举措文章提醒日本企业,基于FDPR等,使用美国技术、软件的外国产品及包含一定比例美国产品的外国产品交易可能受美国出口管制约束,在日本国内交易也可能被域外适用,因此建议企业继续严格遵守美国出口管制制度,如建立确认管制物项清单、最终用户、最终用途、目的地国家等的合规流程。

 

六、结语

英国《金融时报》811日报道称,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和AMD与美国政府达成一项特殊协议,两家企业同意将特供中国的芯片(分别是H20MI308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以获取相关产品的出口许可协议。白宫在11日稍晚证实了上述“协议”,但尚未决定如何使用这笔资金。根据华尔街投资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预估,2025年英伟达H20大概交付150预计收入为230亿美元,15%的抽成即34.5亿美元。这种被出口管制专家称为“史无前例的财务安排,显示了特朗普政府出口管制领域的强硬手段,通过经济利益的捆绑进一步控制企业的出口行为与此同时,在芯片领域,中美之间的博弈呈现出复杂的局面。美国对华解禁H20芯片并非真心实意恢复出口,而是出于多方面考量而中国政府近期对中国企业使用H20芯片的态度正日趋强硬,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31日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该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从短期看,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和AI算力的出口管制政策未见松动,且仍有加严的趋势。从长期看,高端半导体技术和AI算力的中美竞争远未停止。算力部署、应用的扩展速度、范围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来源:机工情报,作者:石北机工智库研究员)

本文转自贸法通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