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抗议活动持续施压政府,要求改善社会经济状况——短期内“政治风险评级”及“营商环境风险评级”可能被下调

日期:2025年9月25日
作者:拉斐尔・塞基(Raphaël Cecchi)
来源:Credendo
https://credendo.com/en/knowledge-hub/indonesia-protests-maintain-government-under-pressure-improve-socioeconomic

事件背景
印尼的抗议与动荡仍在持续,尽管规模有所缩小。2025 年 8 月底至 9 月初,多个城市爆发了暴力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袭击官方建筑及公共基础设施;即便军方已增派兵力巡逻,且政府决定取消向议员发放的争议性住房补贴,社会紧张局势仍未缓解。
事件影响
雅加达近期爆发的抗议活动(核心诉求为改善工作条件)表明,抗议群体仍掌握行动主动权,未来可能针对更多议题发起抗议,要求政府落实切实变革 —— 这一趋势在年轻人占比极高的印尼尤为突出。当前抗议的主要诉求包括:生活成本高企、精英阶层特权与腐败问题、就业机会匮乏及青年失业率上升,这些诉求与尼泊尔、东帝汶、菲律宾等亚洲国家近期抗议活动的核心不满高度相似。
印尼民众的不满情绪早在 2024 年就已显现,而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情绪:经济增速放缓(2025-2026 年预计为 4.8%)、工厂裁员潮蔓延、贫富差距扩大、中产阶级规模萎缩。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曾长期保持强劲的经济韧性(2010-2019 年及 2022-2024 年 GDP 增速均不低于 5%),但这种增长并未转化为多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这也加剧了民众对精英阶层的不满。
此外,印尼未来经济前景还面临多重挑战:美国关税升高、全球供应链转移、国内消费疲软、镍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本土制造业需应对来自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同时,自动化趋势也对制造业就业造成冲击。
自去年当选总统以来,普拉博沃(Prabowo)政府一直面临批评,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1.政策资源分配争议:其推行的 “学童免费餐” 计划成本高昂,且 “达纳塔拉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 sovereign wealth fund)的设立,导致医疗与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被挤压;为将财政赤字控制在 GDP 的 3% 以内并稳定公共债务,政府不得不通过增税弥补资金缺口,这进一步引发民众不满。
2.社会治理方式争议:政府试图扩大军队在民事机构中的作用,并倾向于采用强硬安全手段平息抗议、恢复秩序,这种做法遭到公众广泛批评。
若政府持续以当前方式应对结构性社会不满,恐将加剧民众愤怒情绪,导致未来一年陷入 “反政府动荡 — 严厉镇压” 的恶性循环。这种不稳定不仅会损害印尼经济,还会削弱其 “安全经济避风港” 的投资者认知 —— 市场对普拉博沃政府承诺的 “未来 GDP 增速达 8%” 已普遍存疑。自 2024 年 10 月普拉博沃就职以来,即便美元整体走弱,印尼盾兑美元汇率仍贬值 7.5%,这一数据也反映出市场对印尼未来增长路径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
在此背景下,短期内不排除印尼的 “ST 政治风险评级”(当前为 2/7)及 “营商环境风险评级”(当前为 D/G)被下调的可能。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