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医保违规,北京同仁堂两店被解除医保协议!联合惩戒,从源头避免医保基金的流失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动态
药品管理混乱、部分中药饮片购销存不一致……北京同仁堂京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永泰店、马连洼店因存在严重问题,近日被北京市医保中心解除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并追回违规费用。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医保中心获悉,北京市医保中心严肃处理北京东苑中医医院、北京同仁堂京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永泰店、马连洼店等22家违规定点医药机构,其中解除协议6家。
22家违规定点医药机构被严肃处理
北京市医保中心在专项行动、日常监管、相关部门稽核过程中,严肃处理北京东苑中医医院等22家违规定点医药机构。其中,解除协议6家、中断执行协议六个月1家、黄牌警示6家、全市通报批评1家、区内通报批评8家。
根据市医保中心通报,包括北京同仁堂京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永泰店、马连洼店,北京东苑中医医院等14家定点医药机构的违规行为导致医疗保险基金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破坏了定点医药机构的形象。
其中,北京同仁堂京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永泰店、马连洼店存在药品管理混乱,部分中药饮片购销存不一致等问题。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自2019年1月21日解除与北京同仁堂京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永泰店、北京同仁堂京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马连洼店签订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并追回违规费用。
加强联合惩戒,从源头避免医保基金的流失
下一步,北京市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将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违规行为查处的合力和长效机制,保持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制定本市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营造全民参与监督的社会氛围。
另外,在对定点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个人管理上,与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联合惩戒,严重、屡次违规的依法吊销执业资质和行医资格,增加其违规成本,从源头避免医保基金的流失。
2016年至今,北京市医保中心已对94家定点医药机构违规情节进行处理,其中,解除服务协议18家,中断执行协议14家,黄牌警示20家,全市通报批评17家,区内通报批评25家。
同仁堂蜂蜜竟是“过期货” 老字号为何“童叟有欺”?
现在,关于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一再爆出,让整个社会不能安心,让我们回忆一下历历在目的案例。“三氯氰胺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注水肉......”如果这样一一数下去,恐怕三天三夜也难以数完。
尽管,我们这个社会,无论是从政府到民间,对于打击食品安全造假,不仅深恶痛绝,也制定了严苛的司法制度,然而食品造假依然盛行不衰。当然食品安全也不仅仅是中国特有,“餐桌上的污染”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用去指责国外,先来看看国内的现状。可以说,现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入高发期,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却一直是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原来,我们以为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同仁堂,历来是以讲诚信经营,对顾客可以说是“童叟无欺”,但是,最近关于同仁堂售卖“过期蜂蜜”的事件却是甚嚣尘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据了解,12月15日晚间,江苏省电视台报道了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回收过期蜂蜜的事情。这件事情涉及了中华老字号品牌同仁堂。因为这家公司是给北京同仁堂提供蜂蜜的生产商,据现场的报道,这家公司将大量过期蜂蜜和临近保质期期限的蜂蜜进行回收,回收后,又将这些蜂蜜倒入大桶之中,并送回原料库当中,另外这些过期蜂蜜还存在随意更改生产日期的造假问题。
这个事件被媒体曝光出来,一下子让具有300多年的中国医药行业的老字号品牌同仁堂陷入了信任危机的旋涡之中。原来在老百姓眼里非常信赖的品牌,现在却出现了这么严重的失信事件,对于品牌方来说,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知道,一旦在老百姓心中出现严重失去了信任事情,要再想重新建立起信赖关系,真的很难。
据了解,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而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其二级集团单位。另外,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同仁堂蜂蜜”)是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收购并加工蜂蜜,包括普通蜂蜜,蜂王浆,蜂制品以及蜂花粉等产品,另外还包括药用的辅助材料蜂蜡和蜂蜜等。另外媒体报道的盐城金蜂食品科技公司是给同仁堂提供食用蜂蜜的受委托的生产单位。
据江苏媒体的报道,盐城的这家受委托方企业,从2016年8月开始就跟“同仁堂蜂蜜”签订了委托加工合同。两年多来,这家公司已经向同仁堂提供了2000多吨蜂蜜制品。
可以说盐城这家供应公司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但是,当记者亲临生产车间时发现的场面是,多名工作人员撕掉过期的标签或者是临近期限的蜂蜜罐上的标签,将这些过期蜂蜜又倒回去,然后这些蜂蜜又被重新送进生产车间的原料库。
车间里被撕下来的过期标签数量非常多,装满了好几只蛇皮口袋,标签显示的产品名称是“北京同仁堂蜂蜜”。在这些标签中,有的生产日期为2017年12月份,还有的是2016年11月份生产的,蜂蜜的保质期为18个月,按照这个时间估算,很多已经过期,而有些保质期限已经临近。
对于北京同仁堂出现大量过期蜂蜜被“返厂回炉”事件,北京同仁堂有限公司在12月16日就这件事情公开致歉。在致歉信中,同仁堂称,涉及的产品已经全部封存。针对这个事情,同仁堂注册地的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管理局也已经展开了全面调查,如果发现相关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必将依法严肃查处。
对于这个事件,有业内专家表示,蜂蜜的生产环节如果加工不慎,轻则会出现微生物过度生长问题,总则可能引起蜂蜜的快速变质。给同仁堂提供蜂蜜的生产商回收倾倒蜂蜜的过程不符合食品安全生产规范,非常容易造成蜂蜜生产的二次污染。
同仁堂是一家有300年历史的中草药企业,可以说在这个行业当中,很多的标准规范都是由同仁堂提供的,而且同仁堂在老百姓眼里也是值得信赖的品牌,然而这个事件却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作为一家老字号品牌应该全心全因,真心诚意的给老百姓提供好药,在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一丝疏漏,否则几百年建立起来的良好品牌形象将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