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运价急跌!超七成客户欲毁约?

运价急跌!超七成客户欲毁约?

外贸资讯
2022-06-24

综合目前各大航运指数,包括德鲁里的世界集装箱指数(WCI)、Freightos波罗的海运价指数(FBX)、上海航运交易所的SCFI指数、宁波航运交易所的NCFI指数以及Xeneta的XSI指数均显示,由于运输需求不及预期,美线、欧线和地中海等主要航线总体运价继续下挫近期即期运价已经低于长协价,调查显示,若市场状况继续发生变化,有超七成客户开始考虑重新谈判合同、有的甚至不惜违约。

昨日(6月23日),最新一期德鲁里的综合世界集装箱指数(WCI)本周急跌3%至7285.89美元/FEU。比2021年同期下降10%。上海-洛杉矶的运费暴跌5%即426美元至7952美元/FEU上海-热那亚和上海-纽约的现货价格同时下跌3%分别达到11129美元/FEU和10403美元/FEU。同时,上海-鹿特丹的运费下跌2%即186美元至9598美元/FEU。德鲁里预计该指数在未来几周内将继续缓慢下降。

来自Xeneta平台的数据显示,目前跨太航线至美西的即期运价为7768美元/FEU,比长协价还低2.7%,长协价为7981美元/FEU,同比飙升了159.9%,这令人难以置信。

目前,跨太平洋航线至美西的即期和合同运价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令许多托运人感到意外,现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美西线部分集装箱运价已不到7000美元/FEU,即期运价继续走软现已跌破长协价,出现倒挂现象。欧线即期运价死守1万美元,也岌岌可危,导致许多托运人开始关注合同细则。市场传出有托运人计划与船公司修改合约,恐危及船公司获利。

业内人士表示,美线运价分为不同类型,很多直客与船公司签订了长协价,价格从最便宜的6、7千美金(至美西基本港)到最贵的9千美金都有,由于目前市场的即期价格已经低于长协价,船公司可能视情况调低价格。现在美西即期运价最便宜的已经跌破7千美金,美东的运价还维持在9000美金以上。

与此同时,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的报告则反映出业界对贸易的悲观情绪。NCFI表示,北美航线的运输需求并没有改善,舱位明显过剩,导致价格跌幅日益增加。此外,由于欧线货运需求有限,装载率近期表现不佳,部分班轮公司承压之下主动下调运价以加强揽货,即期市场订舱价格下跌。,由于即期运价继续下跌之势,客户也开始寻求与船公司重新谈判。Xeneta对客户调查的数据显示,71%的受访企业表示,若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将寻求重新谈判长期合约;11%受访企业称,准备违约寻找减少成本的其他替代方案;而仅有8%的受访企业表示无论市场状况如何变化将继续履行现有合约。

对此,航运公司表示,尚未接获类似要求。虽然装载率不好时,船公司会配合客户调降运价,但以目前船公司装载率仍有不错水准的情况下,讨论调降长协价是“不符合现状的”。此外,随着进入第三季传统旺季,先迎来假期旺季,接着感恩节、圣诞节等欧美年终购物大旺季出货,预期货量渐增、支撑运价甚或上行。且愿意接受长协的大都为大型直客,包括欧美大型零售商等,多数已将运价计入成本并适当转嫁出去,为确保舱位、管控成本,以追求稳定的货运品质。船货双方都会本着合约精神履约,不至于急着修改。

航运公司也提到,虽然目前运价指数走跌,但牵涉国际油价上涨冲击美国民众预算支配,零售商因观望消费潜能情况而尚未大量补充库存,此外美西码头工人谈判尚未有结果,市场担忧怠工、罢工会加剧港口拥堵而先把货物改运美东,这也是美东运价较美西平稳的原因。

内人士称,这两年航运公司趁着高运价狠狠赚了一笔,不会轻易杀价竞争,且运营商可以通过调控航线(空航)舱位来稳定运价。现在集装箱运价仍处于高位,SCFI运价指数显示目前运价仍是疫情前的四倍,满载率达到七八成甚至五成船公司都是赚钱的。目前即期运价的松动主要在货代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际承运人价格指数(即通常说的船公司价格指数,如SCFI)和实际托运人价格指数(即通常说的货代价格指数,如FBX指数)有所区别:前者更能反映真实运价的变化,而后者因为包含了货代环节的加价则容易呈现更大的波动。

有货代从业者则认为,近年海运市况特殊,长协价签得比以往都高,这也导致现货价回落时,两者价差比以往都大,多少会影响客户对继续履约长协价的意愿。有货代指出,船公司或许可能基于客户来年续约意愿的考量而配合重启谈判,但最终还是得看船公司的意愿,而且合同中没有可修订的条款,想要重新修改并非易事;此外目前还没进入第三季度传统旺季,所以对长协价是否重启谈判,还有待观察。

本文转自海运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