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访华都发生了什么?美国是否会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中美经济能否进入新阶段?

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成功会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双方一致同意两国财经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
为落实好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长耶伦于7月6日至9日来华访问。
耶伦访华
耶伦访华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于7月7日会见,就中美关系、中美经济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交流。
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会谈,就两国及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合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彼此关心的经济领域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
相关会见会谈坦诚、务实、深入,具有建设性。
中方在会见会谈中指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应是国与国相处的基本之道、正确之道。
希望美方秉持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将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在两国经济和全球共同挑战方面:
一是说明了中美经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
二是要求美方采取实际行动回应中方对于美经济制裁打压的重大关切。
三是阐明了中方关于健康经济竞争的立场。
四是展现了中方对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意愿。
在耶伦财长此访期间,双方一致同意按照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后续保持中美经济领域的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沟通交流。
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
7月9日,在4天访华行程结束之际,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了此次访华之旅。
她表示,自己这几日与中方高层官员的会晤是“直接的且富有成效”,有助于稳定两国关系。
同时她再次重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
报道称,耶伦在发布会上表示:
此次访华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此外,尽管承认美中两国存在“重大分歧”,耶伦对现场记者重申,华盛顿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
并补充称,若经济“脱钩”,“对两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也会给世界带来不稳定”。
“我们想要一个充满活力和健康,且开放、自由和公平的全球经济,而非四分五裂或强迫各国选边站队的全球经济。”耶伦表示。
“美中在双边关系中走哪条路取决于两国的选择。”耶伦表示,两国必须为各自人民和世界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促进和平与繁荣的选择。
此访成行,意味着耶伦首次以财长身份访华,她也是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后,第二位访问北京的拜登内阁成员。
针对耶伦多次表态“美方不寻求脱钩断链”的说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表示,希望美方言行一致,不要玩用“去风险”替代“全面脱钩”的话术。我们当然也乐见公平竞争,中美相互协商,互相认可。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关系历经数十年发展,经济结构互补、经贸往来密切,形成了巨大共同利益。
彼此都从对方发展中受益,两国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美国要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刚刚结束了中国之行。
有外媒放出一个猛料,耶伦说美国有可能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关税。
而耶伦乘坐专机抵达北京时,京城刚下过一场大雨,所以耶伦走下专机悬梯时,恰好机场天空出现了一道雨后彩虹,而当时接机的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就把天空中的彩虹指给耶伦看。
中国有句话,叫“风雨之后见彩虹”,中国人希望这是中美关系“雨过天晴”,一切向好的征兆。
但问题在于,美国人是这么看的吗?
取消特朗普时代对华加征关税
5年前,特朗普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几乎一半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然而,这些关税并未像预期的那样发挥作用。如今,相关的301条款关税仍适用于来自中国的价值3300多亿美元的商品——其中,尤其高的关税(25%)影响到价值2500多亿美元的商品。
然而,在这些关税意在阻止的方面,中国并没做出任何改变。2022年美中货物贸易总额创下690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由于其中3/4以上都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这些关税导致的更高价格继续损害美国企业、伤害美国消费者。
外媒爆料:耶伦此次访华有望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希望有多大?
而这一话题,也在微博上被迅速讨论,此前,有小道消息称,耶伦还要求中国满足三个条件。
另据网络上的消息,耶伦访华后组了一个女性饭局,在交谈中也提到了关税的问题:耶伦说她在联储时候还计算过去掉中国关税的好处,但是在白宫比较难推动。
耶伦本身是强烈支持减免关税的,她此前曾表示,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物价上涨,降低关税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
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既利好中国企业,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但最大的问题就是“难推动”三个字。
例如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就是对取消加征关税的最大反对者,她曾表态称:“在我看来,中国的关税是一个重要的筹码,贸易谈判者从不放弃筹码”。“取消关税对控制短期通胀的效果可能是有限的”。
这不是第一次外界传闻美国要取消对华此前加征的关税了,每次都是“雷声大 ,雨点小”。
关于中国关税问题,白宫方面此前也经过数轮讨论,以美贸易代表戴琪为代表的强硬派,以及以美财长耶伦为代表的温和派争执不下,一方希望将其视作筹码,在恰当的时机降低关税,一方迫于严峻的经济形势,要求立刻减免对华关税,导致美国总统拜登始终难以委决,此事一拖再拖。
最近的一则消息是5月底,路透社曾经报道,美国副贸易代表比安奇表示,拜登政府正就是否继续对华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展开复审,通过复审结果最终决定是不是要取消部分或是全部对华关税。
考虑到美国临近选举,在一片对华强硬的呼声中,这种鸽派的声音能有多大的市场呢?
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
取消加征关税能降得了通胀吗?
据穆迪此前测算,美国贸易商承担了向中国加征关税90%的成本,并进一步通过涨价将部分成本传导至消费者。
据美国智库机构测算,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最初可能会使通胀降低0.26个百分点,并且“随着美企降低加价以与进口产品竞争”,最终或使通胀下降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多出797美元可支配收入。
但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美国对中国贸易的“去风险化”持续推进,取消关税对降通胀的真实影响正在降低。
根据2023年3月份审计公司毕马威发布的报告称,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投资较大的132家财富500强跨国公司中,有三分之二已将生产转移到两个或更多国家。
从美国的商品进口数据也能非常清晰看到,中国商品在美国供应链的占比明显下降的趋势。
中国海关总署4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美贸易额为1615.87亿美元,同比下降13.1%。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152.37亿美元,下降17%;中国自美国进口463.5亿美元,下降1.7%。
2023年4月份,美国从墨西哥进口减少2%,从欧盟进口减少0.1%,从印度进口减少12.1%,从日本进口增加了5.7%。但从中国进口减少了20.8%。
今年5月中国出口按美元计同比下降7.5%,对美国出口下滑18.2%……随着中美经贸的“渐行渐远”,对华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正在变小。
本文综合整理自外市场、贸易夜航、环球网、中国新闻网等,转载请标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