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单、采购、业务,到底哪个更好啊?
作为一个10年以上的外贸老江湖,我认为,外贸业务和外贸跟单的区别主要还是从工作内容和公司职位的定义来区分。采购,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根据大家的一些疑问,讲讲我的经历和一点心得。
01
做跟单好,还是业务好?
2010年,我去到一家老牌的台资贸易公司工作,公司名字叫PJ,职位是外贸业务助理,其实就是跟单,英文叫Mer.chandiser。从此以后我就走上了外贸这条不归路。跟单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对于一个外贸老鸟来说,跟单,无非就是给外贸业务打下手,外贸业务负责对外,外贸跟单负责对内,两个人如果磨合好的话,工作再轻松不过。
而我又是在台湾贸易公司的大陆办事处,一周五天,每天八小时,多一分钟的加班时间都没有,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来说,这日子有点小滋润啊,每个月5号之前就发上月工资,一切都那么美。
除了日常工作,台湾公司还有培训机制,我当初是负责家居日杂,公司培训生产工艺,品质标准,一套一套,拿捏得死死的,替我日后工作打好了基础。
所谓的日常工作,其实就是产品报价,样品跟踪,生产进度跟踪,安排验货,等等,基本上不需要跟客人对接。2017年,我跳去了一家工厂做外贸跟单,说是跟单,其实就是外贸业务。
整个工厂就我一个业务,拓展业务的窗口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广交会。都说广交会效果不好,但我却觉得效果很不错!每年去了都能开发到5-10个新客户,旧客户也频频出现来挑选新品。广交会想要做好,前提一定是准备工作要做到位!新品开发,产品吊牌,布展陈列,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产品吊牌,其实有很多细节,一定要有Price, Item, Size, Desc, packing details。客户如果现场下单,这些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你也可以省去很多时间来查资料,毕竟客人有时候一波一波来的,不会排队等着你来招呼。
外贸业务可以直接和客人沟通,而客人往往也会特别耐心的和你沟通,毕竟是生意买卖。说回来,外贸跟单不需要对接客户,或者说主要对接下游工厂或者生产部门。外贸业务会直接对客户,需要操作外贸单证和结汇收款。但是跟单是通往业务很好的通道。
02
客户希望看到什么样的邮件?
2018年以后,我一直在外企采购办公室做项目经理。
经常会收到不同公司外贸业务的定期推送邮件,或者是阿里巴巴和领英上的好友申请,但是真正对我来说的有用的信息不多。
所以,当接触到匹配客户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有效的跟进。以下是我推荐的一些小方法:
定期与客户保持沟通,特别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的时候,例如在疫情期间,很多公司和客户生意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定期和客户联络感情,相当有必要。当客户有生意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起你了。
当客户有新项目询盘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回应,很多客人其实都挺急躁的,收到询盘的时候,不管有没有报价出来,你一定要在当天做一个邮件回复,告知客户你收到询价,预计什么时间可以报价,对这个项目有哪些疑问?这是客人希望看到的回复。
已经下单的客户,一定要保持高度重视,不论大小订单,保质保量完成才能给客户留下完美印象。可以保持每周一次更新大货生产进度的频率,客户会觉得非常放心。如果大货交期确实不能满足,我建议提前两周告知客户,好让客户做好调整。
03
外贸公司好,还是工厂好?
有人说,在外贸公司没优势,做得没劲,还是去工厂好?
我作为采购经理,对于外贸公司和外贸工厂选择的一些见解,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选择外贸公司还是工厂。
我自己是从外贸公司做起的,然后又去工厂锻炼了几年,最后又到外企工作。所以我涉猎的产品和相关的外贸知识就比较杂烩。
从外贸开发,到项目开发,再到样品开发,最后确认订单到生产工艺,品质管控,出货报关,收款……
所有的流程我都操作过,可以说是经验丰富吧。但是自认为这样并不是非常好。毕竟有句古话:术业有专攻。如果有了广度,那深度肯定不够。而那些非常成功的人,往往是在一个行业深耕多年的人。所以,我希望你们可以先从自己的性格评估开始,自问一下,你可以在一个固定行业深耕下去吗?你做好了在工厂努力拼下去的准备吗?如果已经做好准备了,那就干吧。
切记焦躁,外贸这个事业是要一直经营下去的。从你进入职业生涯开始,你就在为你的人生事业奋斗,每一份工作,每一次学习收获,都将是你自己的财富。坚持,要像CP3一样坚持下去!
今年我要自己做起来了,准备SOHO。万事开头难!第一步最难呀!加油吧!
本文转自外贸Kathy,其综合整理自维尼外贸频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