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僵尸企业”会拖累美国经济?

僵尸公司似乎困扰着美国经济的每个部门,从房地产到零售再到旅游业。科尔尼合伙人VincenzoSposato与DavidWestin详细阐述了僵尸公司的定义,而Barnes&Noble的首席执行官JamesDaunt则描述了曾经失败的书店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僵尸公司是指那些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利息,长期依赖外部融资维持生存的企业。这些公司在美国经济中占据相当比例,给整体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僵尸公司的特征与成因
僵尸公司通常表现为盈利能力低下,无法通过自身经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覆盖债务利息。它们的存在往往源于以下因素:
低利率环境: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借贷成本,使得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能够持续借新还旧,勉强维持运营。宽松的信贷条件:金融机构在信贷审批上的宽松,使得高风险企业也能获得融资,助长了僵尸公司的滋生。政策扶持:某些行业或地区的政府出于就业或社会稳定考虑,对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延缓了市场出清过程。
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僵尸公司的存在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资源错配:这些企业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阻碍了资源向更高效、更具创新能力的企业流动,降低了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抑制竞争:僵尸公司的存在使市场竞争环境恶化,健康企业可能因不公平竞争而削减投资,影响行业的长期发展。金融风险累积:大量僵尸公司的存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一旦经济环境恶化,这些企业可能集中倒闭,导致信贷市场动荡。
应对策略
为减轻僵尸公司对经济的拖累,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可考虑以下措施:
优化利率政策:在经济复苏阶段,适度提高利率水平,增加低效企业的融资成本,促使其退出市场。加强信贷监管:金融机构应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严格信贷审批,避免对高风险、低效益企业的过度融资。促进市场出清:政府应减少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直接扶持,鼓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重新配置。支持创新与创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升经济的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结论
僵尸公司的存在对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通过综合运用货币政策、信贷监管和产业政策等手段,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提升经济效率,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