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贸易保护盛行、跨境电商税收规则重大调整的背景下,5月19日消息,日本财政部宣布重要政策,拟对价值低于1万日元(约465元人民币)的进口商品征收10%消费税,且要求跨境电商平台强制注册税号并代缴税款,日本正式加入全球“围剿小额免税”行列。
此前有外媒报道日本财务部正考虑对低价进口商品征消费税,此次政策剑指Temu、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借助免税红利的低价策略。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商市场,日本的进口贸易政策变动,备受跨境卖家关注。
从数据来看,自2018年起,日本进口小额商品数量开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2020年之后,增长态势堪称爆发式。2023年,日本小额包裹进口量大幅增加至1.6966亿件,总价值高达4258亿日元,同比大涨5倍。其中,超过60%的小额包裹来自中国电商平台Temu、Shein和亚马逊。大量小额进口商品的涌入,给日本本土市场带来了诸多影响。
-
本土零售业受冲击:小额进口商品的大量进入,对日本本土零售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2023年,日本小额包裹进口总值达4258亿日元,其中服装、日用品等品类的小额商品大量涌入,导致本土企业销售额下滑12%-18%。以资生堂为例,2024年由于受到中国电商平台的竞争压力,其销售额下降了12%。这使得日本中小企业协会联合起来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本土零售业。
-
海关监管压力增大:大量小额包裹的涌入,让日本海关面临着巨大的监管压力。目前,日本每日需要处理46.5万个小额包裹,海关人力成本较2018年激增3倍。新政策通过强制平台代缴税款,预计可减少30%的通关审查压力,有助于提高海关的工作效率,缓解监管压力。
-
全球税收协调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税收协调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日本并非孤例,欧盟计划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美国将小额包裹关税从54%临时降至30%,全球已有超20国加入税收重构阵营。日本征收小额包裹关税,也是顺应全球税收协调的大趋势,以维护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税收权益。
日本此次跨境电商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一场全球性的跨境电商合规风暴正汹涌来袭。美国于2025年5月2日取消中国商品800美元以下免税待遇;越南在2025年2月废除低价商品免税制度;欧盟也在积极推进“海关申报+增值税”的双重监管模式。在此形势下,日本财务省更是发出未来不排除对相关商品加征关税的信号,这无疑给跨境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
中美两国互让关税令两国企业都大松一口气,而为了进一步消解高额关税对贸易的负面影响,白宫在周一发布的行政令中还降低了对小额价值进口包裹的从价关税税率,从原先的120%降至54%。
美国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商品一直沿用最低限度(de minimis)免税政策,然而在今年4月的特朗普关税行动中,该政策被取消。
此前的规定是:自5月2日起,所有从中国进入美国的包裹都被征收相当于其价值120%的关税,或是100美元的固定费用。6月起,固定费用将再行升高至200美元。但这一政策现在被更改为征收价值54%的关税,或是100美元的固定费用,且取消原定的固定费用6月起抬高的规定。
两名美国快递业人士则向媒体透露,美国对于小额包裹的实际税率现在默认为对华关税的30%,而不是行政令上的54%。
还有专家指出,如果运送物品的价值低于800美元,那么该包裹可能只需要支付100美元的费用,那么最低费率实际上可以达到12.5%。
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美国一些政客一度将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视为美国贸易规则中的一个漏洞,并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堵上所谓的漏洞。然而,对于众多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关税从来不是一个能带来贸易公平的好方法。
数据显示,近年来免税进入美国的包裹中超过90%是通过最低限度方式,其中约60%来自中国,主要由Temu和Shein等直销零售商主导。这部分商品也为美国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经济学家Pablo Fajgelbaum和Amit Khandelwal曾估计,取消最低限度豁免政策将导致至少109亿美元的新成本,而这些成本将主要由美国的低收入和少数族裔家庭承担。
作为受到该政策最直接影响的行业,平价电商平台Temu和Shein的反应至关重要,外界现在想要知道其会否在白宫降低关税后随同降价。但截止目前,Temu和Shein都没有对最新的政策变动发表评论。
此前,Temu表示,在美国所有的销售都将由当地卖家负责,订单也会在美国国内完成。
还有业内则指出,参与中国跨境业务热潮的企业,会希望继续将业务多元化,因为依赖美国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而美国企业也将继续观望,因为规定的54%关税仍然过高,这仍会抑制贸易热情并打击小额包裹业务。
本文转自外贸单证中心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