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全球-GlobalDebtCollectionService全球账款催收专家

国有基金投资丨格兰德旗下商账催收服务平台

全球应收账款法律服务网

公共服务平台

官方热线:18561580796
QQ:2461438308
微信:gladtrust2006
催全球 >  外贸资讯 > 
美国进口商是否准备好应对新关税环境?

美国进口商是否准备好应对新关税环境?

风险预警
2025-09-02
美国进口商是否准备好应对新关税环境? 
原文作者:维罗妮卡·彭恰科娃(Veronika Penciakova)、瓦莱丽·阮(Valerie Nguyen)、卡梅利亚·米诺尤(Camelia Minoiu)、劳伦·泰勒(Lauren Taylor)(均为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成员)

 

 

2025年贸易政策的变化引发了一个问题:企业将如何应对进口商品成本可能上升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进口商对关税上涨的脆弱性,重点关注小型企业。我们首先回顾2018-2019年关税上涨的经验教训,聚焦美国企业调整全球供应链的经历,以及信贷获取在帮助企业应对更高贸易成本方面的作用;随后评估美国进口商对近期关税政策变化的脆弱性,并强调小型企业在应对进口关税上涨时面临的制约。

 

2018-2019年关税带来的教训

 

贸易型企业对关税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主要策略之一是供应链的地理多元化——这能帮助企业规避与特定国家相关的贸易壁垒风险。但与新供应商建立多元化供应链的过程耗时且需大量资金,因此可能超出小型企业的能力范围。

 

一项针对2018-2019年关税后美国中型制造企业外国供应商变化的最新研究(Alfaro等人,2025)得出三个主要结论:第一,美国进口商往往依赖单一来源国采购产品,这使其面临显著的国家风险;第二,寻找替代供应商成本高且耗时长——建立新的供应商关系通常需要近三年时间;第三,银行信贷获取对这一过程至关重要。与专注于贸易融资的银行合作的进口商,更有可能找到新的外国供应商。因此,银行通过提供信贷,帮助受更高贸易壁垒影响的企业缓解财务约束。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引发了一个问题:美国进口商将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关税环境?哪些规模的企业最脆弱?哪些企业能够轻松应对更高关税,哪些企业将面临更大困难?下文将利用丰富的微观数据,深入分析美国进口商对近期贸易政策变化的暴露程度和脆弱性。

 

哪些进口商最易受关税影响?

 

本分析结合了两个新的关联数据集:标普全球(S&P Global)的Panjiva供应链情报数据(提供外国供应商向美国进口商发货的单个海运货物信息),以及邓白氏(Dun & Bradstreet)的全国企业时序数据库(National Establishment Time Series,简称NETS)——这是美国企业微观数据的私营来源。海运货物占国际贸易总价值的约80%(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1),因此货运数据能反映美国贸易的重要部分。通过整合这些数据集,我们可以了解美国进口商的规模、行业、地理位置、信贷获取情况及关税脆弱性。

 

1. 进口商规模分布与特征

 

大多数进口商为小型企业,且在总就业中占比较低。员工人数少于50人的小型企业,占所有参与海运贸易的美国企业的86%。大多数小型进口商活跃于批发零售或服务行业,而大型进口商则集中在制造业。从贸易量来看,小型进口商占所有海运贸易总货量的41%、货值的44%;但在进口企业的总就业中,小型进口商仅占11%。

 

2. 进口商供应链多元化程度

 

从企业规模分布来看,美国进口商的供应链多元化程度较低——通常从单一供应商、单一国家进口产品(表1)。同时,小型企业进口的产品种类更少,且所进口产品通常复杂度较低、更易替代,供应商关系持续时间也更短。

 


 

**注**:表中数据为中位数。计算供应商数量和来源国数量时,对于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我们首先计算各产品(按HS6编码分类)的供应商数量和来源国数量的中位数,再计算各规模组企业的供应商数量和来源国数量的中位数。小型企业定义为员工人数少于50人的企业,中型企业为50-499人,大型企业为500人及以上。

 

**来源**:作者根据邓白氏NETS数据和标普全球Panjiva供应链情报数据计算得出。

 

这些特征对小型进口商更换供应商和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依赖单一国家供应商意味着,当该国商品被征收关税时,进口商必须寻找替代供应商(国内或国外);此外,依赖单一供应商意味着小型进口商的议价能力有限,难以协商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小型进口商采购的产品复杂度较低,它们可能更容易在其他地方找到替代产品。因此,小型企业适应更高进口关税、调整供应链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关税对其影响的程度、所进口产品的组合,以及采购来源国。

 

3. 小型进口商面临更高关税涨幅

 

为了解美国进口商对关税变化的暴露程度差异,我们计算了2024-2025年各进口商面临的有效关税率(Effective Tariff Rate,简称ETR)的百分点变化。计算过程中,我们结合了以下两项数据:(a)企业从各来源国进口各产品的占比;(b)2024-2025年针对这些产品和来源国的进口关税变化(使用2025年8月7日《贸易战追踪器》(Trade War Tracker)的关税率数据)。

 

图1左面板显示了所有企业2024-2025年有效关税率变化的分布情况:样本中进口商的平均有效关税率上升25个百分点,但这一平均值掩盖了企业间的显著差异——企业大致分为两组:一组面临10-20个百分点的关税涨幅,另一组面临25-35个百分点的涨幅。图1右面板显示,小型企业更有可能属于第二组,即面临超过25个百分点的进口关税涨幅。

 


 

 


**注**:对于每家企业,有效关税率的百分点变化计算为2024-2025年进口关税百分点变化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2022-2024年企业从各来源国进口各产品的价值占比(按企业总进口估算价值计算)。企业进口产品价值通过将Panjiva的货运量数据乘以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特定产品(HS2编码级别)的单位价值估算得出。小型企业定义为员工人数1-49人的企业。

 

**来源**:作者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邓白氏NETS、标普全球Panjiva供应链情报数据和《贸易战追踪器》数据计算得出。

 

4. 小型进口商高关税涨幅的原因

 

为何面临高有效关税率涨幅的小型企业关税负担更重?答案在于:这些小型企业是否比其他进口商更依赖特定关税产品或来源国。图2左面板显示,面临高于平均水平有效关税率涨幅(25个百分点)的小型企业,其行业分布与其他进口商相似,表明产品组合差异并非主因。相比之下,图2右面板显示,这些高暴露小型企业的采购来源国与其他进口商存在显著差异——最突出的是,高暴露小型企业对中国的依赖度远高于其他进口商:71%的高暴露小型企业从中国采购商品,而其他进口商中这一比例仅为7%。

 


 

**注**:“高有效关税率小型企业”定义为员工人数1-49人、2024-2025年有效关税率涨幅超过25个百分点的企业。若企业67%及以上的进口价值来自中国、亚洲或欧洲,则分别归类为“依赖中国”“依赖亚洲”或“依赖欧洲”。

 

**来源**:作者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邓白氏NETS、标普全球Panjiva供应链情报数据和《贸易战追踪器》数据计算得出。

 

5. 高暴露小型进口商的供应链多元化挑战

 

当进口商面临关税上涨时,需要资金来应对更高成本,并将供应链从关税征收国转移。寻找新供应商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信贷获取是企业应对更高关税能力的重要指标。总体而言,小型进口商(尤其是面临高于平均水平关税涨幅的小型进口商)获得传统信贷的机会少于其他企业:仅27%的小型企业和24%的高暴露小型进口商拥有反映付款历史的商业信用评分(邓白氏Paydex评分)——这是放贷机构在发放新贷款前会参考的指标;相比之下,70%的中型和大型企业拥有此类评分。缺乏信贷获取渠道意味着,高暴露小型进口商可能难以承担更高的贸易成本,也难以建立新的供应商关系。

 

美国哪些地区的进口商易受关税影响?

 

分析表明,许多小型进口商因供应链多元化程度低、依赖中国采购且缺乏信贷支持,受到关税上涨的冲击。这些“关税脆弱型进口商”分布在哪些地区?图3显示,关税脆弱型进口商(定义为:员工人数1-49人、2024-2025年有效关税率涨幅超过25个百分点且无邓白氏Paydex评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海岸——这得益于该地区与中国及亚洲的航运路线的邻近便利。尽管其他州的脆弱进口商数量较少,但平均而言,每个州约31%的进口商属于脆弱型,占美国进口商总数的相当比例。

 


 

**注**:地图显示各州关税脆弱型进口商的占比。脆弱型进口商定义为:员工人数1-49人、2024-2025年有效关税率涨幅超过25个百分点且无邓白氏Paydex评分的企业。

 

**来源**:作者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邓白氏NETS、标普全球Panjiva供应链情报数据和《贸易战追踪器》数据计算得出。

 

核心洞见

 

我们的核心洞见是:2025年贸易政策变化对美国企业的影响因企业规模而异。美国绝大多数进口商为小型企业,且在总就业中占比较低,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近期关税对就业的短期影响可能有限。尽管如此,小型进口商应对更高贸易成本或更换供应商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可能面临违约和破产风险。鉴于小型企业在创造新就业岗位方面的重要作用(美国劳工统计局,2024),这些企业面临的压力可能对整体商业活力产生长期影响。

 

此外,我们的分析还具有潜在的定价含义:由于小型进口商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或难以在低成本市场找到供应商,其面临的关税上涨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企业信用管理行业经验、相关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催全球,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