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治、安全与经济多重动荡

https://credendo.com/en/knowledge-hub/thailand-turbulent-times-political-security-and-economic-fronts

事件
7月1日,泰国前总理佩通坦· Shinawatra(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与柬埔寨前总理洪森(Hun Sen)的通话录音泄露(录音被判定含批评泰国军方内容),被宪法法院暂停职务;8月29日,宪法法院又以“违反道德”为由罢免其总理职务。作为执政联盟主导政党的为泰党(Pheu Thai party)计划推选党内成员接任领袖,以维持政府存续、避免提前大选。
此次政治动荡发生之际,泰国与柬埔寨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7月24-27日,两国边境冲突升级为直接军事对抗,造成数十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最终在外部调解与施压下达成停火。
影响
提前大选的可能性再次凸显泰国社会在民粹派与保皇派之间的分裂,也可能让多数民众获得表达对政治体系不满的新机会。需注意的是,2023年5月大选获胜的前进党(Move Forward party),于2024年被宪法法院解散,其领导人因“涉嫌威胁君主制”被禁止从政10年。
尽管目前尚未出现这种情况,但如果军方与精英阶层感觉权力掌控受到威胁,为维护国内稳定而发动新军事政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过去20年,泰国民众对这种情景并不陌生;只要军方主导的宪法未改革,此类情况可能反复发生。
此外,泰国与柬埔寨的紧张关系仍处于高位。尽管双方似乎不愿陷入长期军事冲突(其经济损失将加剧现有经济困境),但停火的达成离不开外部干预(首先是东盟现任主席国马来西亚)及美中两国的施压。然而,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与国内政治局势,使双方解决长期领土争端的能力存疑。风险在于,目前由马来西亚调解的谈判可能成果有限,导致紧张局势持续,未来仍有爆发冲突的可能。
尽管政治与安全局势动荡,泰国经济表现相对积极。8月1日,泰国与最大出口市场美国(占商品出口的18%)达成贸易协议,输美商品关税从36%降至19%——这一税率与其他东南亚主要竞争对手持平。但为达成协议,泰国需向美国做出大幅让步,包括给予美国投资优惠待遇、对多项美国商品免征关税,这可能对部分本土产业构成威胁。
此外,与部分地区邻国类似,美国可能对泰国转口商品(针对中国原产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这是泰国出口商需考虑的另一风险——尤其在管控实施方式与可靠性仍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尽管上半年泰国经济凭借“出口前置”展现韧性,但高关税预计将对出口导向型经济与制造业造成压力。此外,政治动荡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削弱消费者信心,也可能拖累经济势头。因此,世界银行预测泰国2025年实际GDP增速将从2024年的2.5%降至1.8%,2026年进一步放缓至1.7%。未来数月,泰国营商环境风险评级(D/G级)与中长期政治风险评级(3/7级)预计将保持稳定。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