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诈骗瞄准对阿联酋出口的越南企业

日期:2025 年 6 月 18 日
来源:《西贡解放报》(Sai Gon Giai Phong)
https://wtocenter.vn/chuyen-de/28075-new-wave-of-scams-targets-vietnamese-exporters-to-uae

阿联酋(UAE)仍是越南商品的热门出口目的地,但在这一市场背后,针对越南出口商的贸易诈骗手段正愈发复杂,相关机构已发出警示。
(2025年)6 月 17 日,越南驻阿联酋贸易办公室发布严正警告,敦促越南出口商在该地区开展业务时提高警惕。越南工贸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Trade)也对这一警示予以确认。
近期出现的诈骗手段之一,是诈骗分子以真实公司名义开设 “虚假银行账户”。他们冒充阿联酋本土正规企业,出示看似真实的文件 —— 包括盖有官方印章的贸易许可证,以及可在在线地图上查到的真实办公地址。但最终指定的付款账户实为新开设的个人账户,一旦收到汇款便会被迅速清空,导致越南出口商遭受损失。
另一起近期案例中,有诈骗团伙伪造迪拜某大型银行的 “第三方托管服务”(escrow service)。其诈骗网站模仿该银行的官方线上界面,不仅标识、版式高度相似,还附带可验证的公司注册信息。然而,越南企业一旦转账保证金,整个诈骗系统会在 24 小时内彻底消失。
除上述新型手段外,长期存在的传统诈骗套路仍在坑害越南企业。常见手法包括:收货后失联、伪造电汇单(wire transfer slips)、黑客入侵邮箱篡改收款银行账户信息,以及勾结银行职员截留货运单据等。
尤为值得警惕的是一种被称为 “到港腐烂”(deliver-and-rot-at-port)的战术:买家针对新鲜水果、海鲜、蔬菜等易腐货物,在货物抵达港口后故意拒收,拖延清关直至货物变质,随后以 “质量不达标” 为由要求大幅降价,甚至直接拒绝收货。已有多名越南出口商遭遇此类诈骗。
越南驻阿联酋贸易办公室表示,使用 “后付款电汇”(postpaid T/T,telegraphic transfer)或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的出口商最易受害 —— 这些支付方式在发生纠纷时,几乎无法提供有效的追索途径。
为降低风险,机构建议企业避免与以下类型的合作伙伴交易:仅通过邮件沟通、拒绝视频通话,或无法提供可核实办公地址的对象。越南企业应优先选择通过大型银行完成交易、使用信用证(LC,letters of credit),或采用来源可追溯的第三方托管服务。与首次合作的伙伴开展业务前,务必通过越南驻阿联酋贸易办公室或大使馆进行资质核实。
此外,企业还需通过多种渠道严格验证银行账户信息的变更,例如直接拨打对方官方电话确认、验证数字签名,或要求对方提供加盖公章的账户变更确认函原件。关键原则是:不得仅凭邮件或扫描件就完成付款或发货。
目前,越南驻阿联酋贸易办公室已在跟踪一份可疑实体名单,并鼓励越南企业在敲定合同或转账前,直接向该办公室咨询相关信息。
本文原载于“信保民工”微信公众号,如有转载或复制请联系“信保民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